来源:密云区文明办
时间:2021-10-099月16日早晨的密云街头,一场连夜的秋雨带来些许阴冷。7点整,雨还没有停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密云分校教师朱清源撑着伞来到信远路口西南角。今天是他作为创城志愿者参与交通执勤的第一天,这也是密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主要交通路口志愿服务工作启动后的首个工作日。
密云公安分局交通支队民警张文武是信远路口交通整治工作的带队交警。8名志愿者和公共文明引导员全部到岗后,他就路口执勤注意事项再次向大家进行了布置。
“9月15日,单位8名参加此次志愿服务的同事都进行了专题培训,内容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闯红灯;非机动车走人行横道、逆行等。我们作为第一批志愿者,参加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来,非常荣幸能为创城贡献一份力量。”朱清源说。
7点30分,身穿蓝绿相间、后背印有“创城志愿者”字样马甲的朱清源手持印有“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字样的交通指引旗子,和另外7名志愿者一起投入到了早高峰的交通执勤工作中:引导车辆、行人各行其道;确保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无闯红灯现象;无行人乱穿马路、翻越隔离护栏现象;无机动车、非机动车逆行现象……在志愿者一丝不苟地指引下,信远路口文明交通环境显著提升。
文明交通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的重中之重。自创城工作开展以来,密云区先后对礼让斑马线、机动车不文明出行、电动自行车抢行超速等交通行为进行整治。在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以主要交通路口为重点整治对象的密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主要交通路口志愿服务工作开始提上日程。
9月15日,区创城办组织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主要交通路口执勤工作培训会,64个单位的交通路口执勤领队、文明交通引导员及交警代表参加了培训学习。会上,区创城办布置了《密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主要交通路口志愿服务工作方案》,交通支队相关负责同志为与会人员进行了交通路口执勤规范培训。方案明确,自9月16日起,全区抽调800名机关干部志愿者,与18名文明引导员、14名交警、4名协警共同组成交通路口执勤管控队伍,参与到主要交通路口不文明交通行为整治活动中来。
“信远路口来了8名各个机关的志愿者,我觉得大家非常重视这个活动,同时也是对交通管理工作的大力支持。通过他们的参与,使交通管理更上一个台阶。” 张文武说。
这次整治活动对密云区12个主要交通路口实施分层管理,计划打造鼓楼路口、少年宫路口2个市级示范路口,信远路口、金地来路口、新北桥路口、百合园路口、云光路口等10个区级样板路口。今后,机关干部志愿者将参与到10个区级路口的交通整治工作中。通过打造示范路口,实现建设安全、文明、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营造“文明城区大家创、文明成果人人享”的良好氛围。
在朱清源到信远路口执勤的1个小时后,雨已经渐渐停歇。8点的信远路口,紧邻的几所中小学学生都已经到校,路口已经没有了上学高峰期的人流量。但由于挨着鼓楼商业区,上班的人流量依旧不少。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密云分校、区交通局、区政务服务管理局等单位的机关干部志愿者,依然有条不紊地坚守在路口,进行着早高峰的交通路口执勤工作。
王蕊是来自密云区交通局的一名志愿者。为了参与这次整治活动,她早早就跟单位报了名。“今年以来,密云的交通环境变化太大了。今天的执勤活动,让我觉得密云人民素质挺高的。通过参加路口执勤,我也会劝导身边人更加遵守交通规则,为创城作一份贡献。”王蕊说。
志愿者张洪军被分派到金地来路口执勤。在早高峰从7点30分到9点的一个半小时的执勤时段,通过指引路口交通,让他对文明交通有了更深刻的感受。“文明交通不光靠政府引导,更需要人人参与,形成共同意识,最重要的还是要养成机动车驾驶、非机动车驾驶、行人等各个道路交通参与者‘各行其道’的意识。”
如和风细雨润万物,一种文明理念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但随着机动车、电动车、行人等涉及各个交通参与者的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以及机关干部志愿者加入到文明交通整治工作中来,密云的交通环境正在逐步改善,文明交通习惯也已逐步养成。
对交通环境的改善感受最明显的就是外卖骑手。美团骑手梁宗书认为,密云的交通环境现在整体有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闯红灯、逆行等现象都有很大的改变。是各个路口都有志愿者执勤以后,交通秩序明显改善了。
“现在的交通秩序多好啊,不管是行人,还是车辆都特别遵守交通规则,尤其是礼让行人,这个是改变最大的。作为我自己来说,现在密云区在创城,我们更应该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展现密云人民的文明素养。”市民廖明菊说。
在鼓楼路口,年近七旬的茹继朋老人,一语道出少数抱有侥幸心理、不遵守交通规则市民的心理:“希望交管部门、志愿者等共同把文明交通这事抓好,这是对社会、家人也是对自己负责。有些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不是说做不到,而是有时候装糊涂。文明出行,不仅要明白交通规则不能触犯,还更要深知涉及自己及他人的人身安全。”
(责任编辑:张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