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东城区:铺好“三张床” 温暖“夕阳红”

来源:东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1-10-13

  统筹建设、用好机构养老床位、日间托养床位、家庭照护床位

  天坛街道永定门内社区的李桂花(化名)老人独自居住,生活困难。前不久,天坛街道相关工作人员为李桂花联系了街道的签约养老机构,让她以十分优惠的价格入住该机构,晚年生活得到了保障。

  2000年,李桂花的丈夫因车祸去世,刚满19岁的儿子因接受不了这残酷事实而精神失常。悲痛之余,李桂花在天坛街道办事处的协助下将儿子送到精神病医院治疗。退休后,李桂花每月可领取一份退休金,为了避免触景生情,她卖掉房子,一个人租房生活。原本还可以应对儿子的治疗费用和自己的生活费,可前几年,李桂花的积蓄被骗走了,钱财难以追回。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桂花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不久前,她因脑血栓后遗症导致生活不能自理。李桂花今年已经64岁,目前每月可以领取4000余元的退休金,这笔钱支付了儿子的医药费和自己的生活费之后几乎所剩无几。在街道的帮助下,目前,李桂花入住了街道签约的延庆区延年敬老院,由敬老院负责照顾她的晚年生活。

  去年,天坛街道办事处与延庆区延年敬老院签订了《机构养老定向合作协议》,开展城郊合作、定向养老服务,创造性地破解老城区机构养老困局。像李桂花这样的困境老人入住,不仅可以享受相应档次的补贴,同时免除住院押金。

  记者了解到,天坛街道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非常高。老年人如何安心养老,是摆在街道面前的头等大事。对此,天坛街道办事处民生保障办负责人表示:“天坛街道将统筹建设、用好‘三张床’作为养老重要工作,托底保障辖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该负责人所说的“三张床”指的是机构养老床位、日间托养床位、家庭照护床位。天坛街道养老照料中心于2016年正式运营,拥有57张机构养老床位,但这个床位数远远不能满足辖区的需要。于是,去年,天坛街道办事处与延庆区延年敬老院签订《机构养老定向合作协议》,该敬老院全部110张床位定向收住天坛地区的老年人。目前,两家养老机构都是二星级养老机构,困境家庭老人入住可享受相应的财政补贴;延年敬老院作为定向养老机构,面向天坛地区老年人免除住院押金。

  在日间托养床位的服务上,目前天坛街道已建成4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每家都有专门的日间照料室和托养床位。除了助餐、助浴、助洁、助医等普惠服务之外,驿站最重要的功能是提供“喘息服务”,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白天可以在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用餐、休息、娱乐、康复,晚上再回到家里居住,照顾老人的家属也可以“喘口气”。

  有了机构养老床位和日间托养床位的服务基础,今年,天坛街道将工作重点向家庭照护床位建设延伸,满足辖区老人不离开“四九城”又享受专业机构服务的需要。首批18名老人都是户籍在天坛街道并且实际住在天坛地区的重度失能老人,他们将享受财政补贴的居家适老化改造、信息化建设和专业化服务,由定点机构“搭把手”,协助老人家属做好居家重度失能老人的看护服务。

(责任编辑:张旭敏)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