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1-10-22街头巷尾设有电动自行车充电柜,居民扫码便可自助充电;回收超标电动自行车,对车辆相关信息进行核实并登记……为了让群众骑得安全、放心,西城区立足“我为群众办实事”,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做好疏堵结合,让出行更绿色,让城市更美好。
便民服务
提供就近的置换点及回收点
记者了解到,西城区共有11处服务网点提供回收服务,回收企业将按照市场机制确定回收价格。随着过渡期截止日的临近,广大市民群众置换新车的需求释放较为集中。特别是,近期本市电动自行车注册登记量激增,部分非机动车登记站经常出现人多排队,业务办理等候时间长的现象。针对此情况,市民可下载“北京交警”APP进行预约,办理电动自行车注册登记业务,同时,西城区还推出33家便民服务点,对市民所购买的符合申请注册登记条件的电动自行车,提供购车、登记及上牌一站式服务,且无需提前预约。通过协调各部门,西城区对外卖平台、16家快递企业、4家房屋中介公司400多家门店从业人员超标车辆的使用状况进行汇总,同时,各街道、社区发挥属地优势,将处置渠道、回收站点、动员海报、小程序等信息贴进社区宣传栏,提高公众的知晓率,营造良好的自主置换氛围,并依托全区17个品牌79家电动车售卖门店进行引导,协助做好超标电动车置换工作。3月2日至今,西城区超标电动车临牌置换15648块;临牌回收6676块;超标电动车置换16018辆,其中行业置换1661辆;回收清理废旧电动车500余辆。
“买来5年了,放着落灰还有隐患,还不如现在回收了。”将废旧电动自行车推进回收点的赵先生说。近日来,金融街街道积极宣传推广西城区电动车经营主体名单、地点及联系方式,鼓励居民就近到正规网点“以旧换新”。同时,街道加强对北京市金砖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第二回收站的规范管理,做好超标电动自行车的排查、登记,并完善回收网点布局,为居民提供便利。“我们在核对好相关信息后,在专项台账上详细登记车型、电池规格等信息,实时填写专项台账,并定期上报。”回收站工作人员介绍,在对车辆进行登记及核实相关信息后,会依回收标准支付费用,并集中摆放车辆,将车辆统一运送至专业拆解点进行拆解,废铅蓄电池交至具有专业资质的单位回收。
为精准宣传动员,街道各社区通过张贴通知、微信群、西城家园等立体化方式持续加强宣传。同时,街道工作人员还会耐心向相关车主宣讲政策,引导居民及时前往置换点或回收点处置。“街道的20个社区计划在10月份开展4轮超标电动自行车摸排。并针对夜间电动自行车等车辆均回到居住地的特点,多社区加班加点,确保底数清、情况明。”街道工作人员介绍,下一步,街道将开展“僵尸电动自行车”集中清理,并加强超标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行为执法。
创新管理
规范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
许多人都对驾乘电动自行车出行有需求,接送孩子、通勤、送货……作为便捷、环保的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其“飞线充电”“违规停放”等行为存在消防安全隐患,极易引发火灾事故。电动自行车充电难和充电安全等问题随之而来。
据了解,为从源头降低安全隐患,今年全区已新增6800余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接口,近3000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接口正在安装中。
“我们住的是高层楼,充电必须要楼上楼下的来回提,不方便又有安全隐患,现在我们家门口就有电动自行车停车棚和充电桩,我只要扫一扫就可以充电了,可以说远离了‘充电焦虑’。”居住在金融街街道二龙路社区的王女士说。记者了解到,为把充电桩“桩尽其用”,街道广泛征求意见,强化对充电车棚的巡查,进一步规范充电车棚车辆停放秩序,让居民高高兴兴停放,放放心心使用。
“一开始我们得返回固定点去更换电池,会耽误很多时间在路上,现在电动自行车也有了‘共享充电宝’,就好很多。”在陶然亭街道米市社区附近充电的外卖骑手于先生说,长时间在街头奔走的他发现,部分街边巷角出现了一些快递柜模样的、可以供电动自行车电池充电的充电柜。从那之后,每当电量快耗尽时,他便开始寻找这些柜子的身影。此外,记者走访时发现,此类站点安装了防盗监控,柜上写有充电柜操作说明及使用须知,切实保障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
(责任编辑:边玮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