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大兴区西红门镇探索物业管理新模式提升群众安全感、幸福感

来源:大兴区文明办

时间:2021-10-28

  近年来,西红门镇聚焦“疏整促”工作,一系列相关措施,切实提高了群众生活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全面推广“物业进村”“物业托管”

  探索提出“智慧村庄建设+村庄物业化治理+趸租式管理”,通过引进专业的物业公司,用购买服务方式解决村庄管理中出现的矛盾问题。截至目前已签约交房299处院落。

 

  一是控减流动人口。通过装修改造,实现三层及以上不出租,减少一、二层可出租房间数。设立出租房屋管理服务站,将每个宅基地定额人数、各级责任人、租住人员等信息落图。各村充分利用智能门禁和人脸识别系统,人员“刷脸”进出,实行人口定额管理。

  二是实现安全有序。通过引入物业公司,将隐患频发的村民出租房屋打造成精装公寓。物业公司严格入住标准、严格信息管理。采用智能电表、公共区域监控系统,室内均配有烟感、消防喷淋系统和灭火器。

  三是保障村民收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租客减少、大量房屋闲置的情况下,物业公司仍按季向村民支付收房款,让村民旱涝保收,从“物业托管”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四是提升居住品质。采用“物业托管”模式,以整村为单位进行改造,实现统一托管、统一规划、统一装配、统一形象、统一出租、统一管理。严格服务标准,所有房间统一标准进行精装修。严格服务保障,提供一站式管家服务。打造共享空间,丰富租户精神文化生活。

 

  深入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

  创新推出大白楼村“以一宗现状宅基地置换一宗独立式住宅”的宅改新路径。在宅改过程中,充分发挥“红门理”拉家常议事会平台的作用,用时仅25天100%完成签约、交房和拆除,置换新宅基地73宗,样板间基本建成。

  一是“强”队伍。西红门镇政府严格按照市、区两级相关要求,召开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项目部署会,将镇党政班子成员、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村委会工作人员、党员代表及村民代表纳入“红门理”拉家常议事会。

  二是“广”宣传。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做好农村宅改工作的政策宣传,利用张贴公告、通知,发放《致广大村民朋友们的一封信》,悬挂横幅以及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开展集中宣传和入户宣传。

  三是“解”民困。以“拉家常”的形式召开大白楼村宅基地改革工作座谈会,深入群众身边,倾听群众心声,为村民讲解相关政策,一一为村民解答疑惑,打消村民的顾虑。

  四是“精”摸底。组织宅改工作专班人员协同村两委开展入户走访,进行逐户登记、排查摸底、登记造册等工作,推动宅改工作做细做实。

  依托大白楼村宅改试点工作经验,逐步推进西红门镇金星组团剩余8个村庄宅基地改革工作,推动村民生活品质上新台阶。

  为民服务解决停车难题

  将破解“停车难”纳入2021年“红门理”拉家常“一把手”工程,解决部分小区居民“停车难”的迫切需求。

 

  多次召开“拉家常”议事会,最终,在宏业东区社区东侧拆除腾退区域建设公共停车场,提供302个车位供理想家园居民使用;利用团河路沿线绿化空间建设停车位,增设约100个车位,解决了金华园社区停车难问题。

  西红门镇深入推进“疏整促”专项行动,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打造农村宅改的样板工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责任编辑:张东霞)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