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大兴:清源“划”出文明范 不仅好停车还能停好车!

来源:大兴区文明办

时间:2021-11-08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停车难、乱停车”成了困扰居民停车的难题。今年,清源街道以文明城区创建为抓手,深入开展街面停车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因地制宜挖掘停车位资源,通过施划停车位、分区停车管理等举措,让居民不仅好停车还能停好车!

  行走在清源的大街小巷,您能看到这种变化——以往路边胡乱停放的非机动车,如今有序地停放在路边;物美超市门口停车混乱的情况已成为“过去式”,如今各种车辆分区停放。这得益于街道结合创城工作,开展街面停车秩序专项整治行动。

  规范商业大街机动车停车位——分区停车更有序

  曾经,部分商场超市、商业大街停车无序,困扰居民已久。街道通过逐户走访告知,联合区交通支队对丽园路、枣园路及物美超市(枣园店)西侧及周边道路停放车辆进行疏散,清除多余、破损地桩后,按照“能划尽划”的原则,施划了停车线,共新增 700 余个机动车停车泊位。为便于管理,街道在超市附近实行分区停车管理,机动车、非机动车、购物车、供货车各停其位。

  △物美超市门前分区停车后,车辆有序停放

  人行道增设非机动车停放区——自行车随时有地儿停

  无论是主次干道还是背街小巷,都有了非机动车专属停车位。经过前期充分调研,街道在人行道科学施划非机动车停放区,引导居民入框停放。同时,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对沿街商户进行宣传教育,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积极引导门前非机动车合规停放。

  除了街面上的变化,社区里停车秩序也肉眼可见地变好了。

  全面划线规范停车秩序——居民停车 齐了!

  国际港社区在建设时没有规划自行车棚,于是居民纷纷停在单元门前,这些自行车常常被摆放得横七竖八,不少居民抱怨阻碍出行,“有时候买菜小拉车都过不去,好歹给我们留条路呀。”此外,社区内机动车停车秩序也十分混乱。

  为了创造良好的停车秩序,近期国际港社区协调物业,全面施划机动车临时停车位及非机动车停放区,做到规范管理。

  △施划机动车停车位

    电动自行车有了“身份证”——想随意停车?难了!

  在丽园社区,很多居民发现,电动车有了“身份证”——挂在车身上,上面有一串编号。

  “别看证件小,对电动车安全管理,可起了大作用!”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社区实行一车一码、实名管理,一旦排查发现电动车违规停放、飞线充电等隐患,可第一时间锁定车主,精准排患,提高安全管理效率。

  前期,社区全面摸排电动自行车、三轮车保有量情况,建立2本管理台账,依此对电动自行车、三轮车进行编码、上证。

  △为电动三轮车“上证”

    截至11月2日,社区已为130辆电动自行车“上证”。有了“身份证”,如果车主仍将车停放在楼道或者在社区内随意停放,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身份证”上的编号快速查询到车主信息,及时通知车主挪车。

  为了方便电动自行车有序停放,社区还在车棚内施划了8处停车位,供居民停放电动自行车。

  施化禁停区——消防通道 通了!

  康馨园社区4号楼前,“禁止停车”告示因张贴时间过久,字迹模糊不清,造成部分居民将车误停门前,堵塞消防通道。

  居民将情况反映给了社区及物业后,物业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勘查。为确保标识醒目、耐久,物业用喷漆重做禁停标识。同时,加强日常巡查,紧盯违停现象,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此外,社区制定了 3 类禁停警告单,对违停占用消防通道、单元门、人行横道的车辆,进行贴单告知。

  △康馨园社区楼前施划的禁停标识

  下一步,清源街道将持续推进精细化治理,完善网格管理机制,巩固专项整治成果,让“停好车”成为习惯。

(责任编辑:边玮暄)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