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通州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21-11-17

  产业融合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记者从区农业农村局获悉,近年来,通州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和示范社创建,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区已培育国家、市、区三级示范社38家。

  据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州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依次经历了萌芽、发展、规范、转型四个阶段后,目前进入第五个阶段——提升阶段。

  “自2015年起,随着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农业结构调整,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适应新形势,更好地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服务农民、提升农民、富裕农民的作用,成为新时期的重要新任务。”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通过近年来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和示范社创建的经验做法,通州正在树立一批制度健全、运行规范的农民合作社典型。目前,已培育了一批产业基础好、带动能力强、示范效应明显的示范社,其中国家级示范社8家,市级示范社14家,区级示范社16家。

  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通州将始终立足于城市副中心定位,进一步认真落实相关政策,加大指导和扶持力度,提高合作社竞争力,让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强大、更规范,为乡村振兴添动能,为农民谋福祉。

  规模: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60家

  据了解,目前,通州共有360家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体是农民,实有成员8573人,其中农民成员占比96%;带动社外农户共9345户。合作社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首要目标,2020年合作社总收入1.57亿元,总盈余0.27亿元,给农民返还盈余1432万元。

  “近年来,通州区通过加强工作指导,加大扶持力度等手段,不断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环境,增强农民合作意识,有效实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壮大和规范提升。”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一步带动了农民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了农村社会。

  扶持:8年投入近2000万鼓励发展

  据介绍,2014至2021年,通州共投入近2000万元用于扶持合作社,鼓励合作社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按照有利于生态涵养的原则选择发展方向,通州鼓励合作社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产业范围和功能,延伸产业链条和价值,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随着本地种植结构调整,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大幅下降,过去以种植业为主的合作社纷纷积极转型,不断谋求新的发展。

  在这当中,陆陆源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实施“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流通”的经营模式,依靠本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市场份额,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发展多种特色经营。目前,陆陆源主要种植食用菌、蔬菜等,食用菌种植面积达100余亩,产品有茶树菇、香菇、平菇、蛹虫草等优质食用菌,并取得无公害认证,基地每年为北京市场供应优质食用菌1000多吨,为北京市菜篮子工程贡献了力量。

  而北京盛丰禾农业旅游专业合作社立足农业,大力开发并实施休闲农业,以有机、绿色为主导动力,以品质为主,改变“以低价量多”“靠天吃饭”的经营模式,实现优质安全品牌农产品的多层次个性化需求,打造曹女阳光农场农业园区,以休闲农业多元化发展的方式,打造精品化农村休闲旅游目的地。如今,盛丰禾利用京杭大运河北京段全线通航、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开园等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产业迅猛发展势头,打造“田里花间”民宿等系列产品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城市副中心,让精品民宿成为文化旅游的新载体、新名片。

  直营店开进社区,方便市民购买

  开发休闲农业,打造精品旅游目的地

  挖掘受援地产品特色,使其走向市场

  发展林下经济,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协作:实施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全面推进京蒙协作,帮助协助地区巩固脱贫成果是通州支援合作的重要战略任务。“近年来,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响应政策要求,与支援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通辽市奈曼旗开展结对协作工作,通过帮助销售受援地农副产品的形式,帮助农户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的收官之战。”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绿蜻蜓特色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和北京聚牧源农业专业合作社,是两家主要从事农产品生产、服务、组织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合作社。

  自2018年以来,两家合作社以“发展生态农业、支持健康消费、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为目标,聚焦脱贫攻坚,实施消费扶贫计划。

  在绿蜻蜓特色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内,可以看到丰富多样的来自受援地的农产品,合作社充分挖掘受援地产品特色,打造品牌,提升产品溢价,让受援地的农产品销售之路更顺,真正地走向市场。同时,还在帮助贫困户巩固脱贫成效上下功夫,挑选贫困地区具有完整带贫益贫机制的大型龙头企业,签署合作销售协议助力受援地产业发展。并让当地企业吸纳贫困户就业,带动当地贫困户增收,促进当地做好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试点:联合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客观要求。“通州区积极探索‘村集体+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发展,进一步规范收益分配,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漷县镇军屯村作为通州8个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村之一,结合村内平原造林资源丰富,但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具体村情,与北京福地金祥农业合作社建立了“村委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重点发展林下经济,打造“林下观光科普采摘体验区”,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目前,合作社负责林下经济的管护和开发,分期分批开发可利用林地,吸引待业村民参与林下耕作劳动,解决村民就业的同时,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有力抓手。

(责任编辑:张旭敏)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