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房山区文明办
时间:2021-11-18社区综合治理作为街道工作的基础性环节,既是居民生活共同体的“微细胞”,也是社区网络的“微单元”。社区综合治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群众根基的稳固,也影响街道工作运行的稳健。社区综合治理是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党工作能力的“最近一公里”。
今年以来,燕山地区星城街道深入践行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综合治理的神经末梢在基层,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感知在基层的理念。把扎实有序推进小区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优化居民环境的实事、推动为群众办实事的要事、助力文明城区创建的大事来抓,把群众的幸福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拿出“绣花功夫”,让辖区环境得到全面改观,居民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设施维护有“为民情怀” 群众点赞“很贴心”
“便民设施改造工程做得特别好,现在社区变得更漂亮,但我们年龄大了,腿脚不太方便,楼道扶手破损,不方便出入。”星城街道第二社区不少老年人向社区调研的工作人员提出自己的建议。星城街道党委了解后,立即表态进行整改,并表示设计和施工要最大限度地考虑市民的实际需要。没两天,老年人出门时,就发现自家楼道内的扶手悄然换新了,出门散步晒太阳更方便了。看到这一幕,不少老年人激动地说:“一股暖流涌上了心头。”
问需于民才能做好民生工程。随后,星城街道迅速行动,根据实际情况对星城第二社区楼道扶手进行全面摸排,对64个单元损坏脱落的楼梯扶手进行了更换。虽然只是小小的改变,却体现了街道党委为民办实事的诚意。
和谐社区里有“绣花功夫” 群众点赞“很安心”
“地下室走廊终于干净亮堂了,最重要的是安全了。”“哟,终于有地儿停车了,一下多了这么多车位还有点不适应!”“我家孩子怕狗,原来带孩子到公园玩,总是担心,现在要求牵绳遛狗,我这心里可踏实多了。”居民发自内心地感慨。
居民的认可,离不开星城街道持续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上发力,下足“绣花”功夫。星城街道始终秉持“淡化急功近利,看重长远福祉”的务实态度,为创城工作奠定牢固基础。为提升各社区人居环境综合水平,清运516个楼门单元共605处堆积杂物、清理17个砖墙车棚共520辆“僵尸车”,在辖区主次干道和重点区域施划停车位2050个。同时星城街道联合辖区派出所对犬证的持有人进行文明养犬宣传教育,入户排查犬证办理情况,强化日常治安巡查劝导工作。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强措施、最佳效果持续开展系列专项整治,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垃圾分类有“分心变清新” 群众称赞“很走心”
为使社区居民树立起垃圾减量、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星城街道以党建创新品牌为基础,利用多种举措宣传、引导垃圾分类,让垃圾分类和资源环境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想居民所想,应居民所需。星城街道在进行大量的现场调研和分析后,克服困难,从改善垃圾桶等硬件设施入手,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管理水平。为方便居民投放生活垃圾,将现有的20个四分类和15个两分类垃圾桶站加设不锈钢外罩,变成封闭、脚踏式垃圾投递桶。同时,对20个四分类垃圾桶站场地进行改造,将单侧投递改造成双侧投递。此外,星城街道与物业联手组建了4辆电动垃圾车车队在社区流动清运收集垃,及时将垃圾桶站出现的满冒、乱堆乱放的垃圾清理清运。
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既要创好“面子”,又要建好“里子”。社区综合治理,无疑关系到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星城街道不仅注重提升“面子”,更注重提升“里子”。在硬件提升的同时,结合辖区实际情况,细心挖掘、用心描绘,充分考虑各个治理中的特点,为辖区注入文明因子。
一个个文明因子跃动在辖区中,让近者悦、远者来。如今的星城街道,社区面貌、人居环境、文明程度有了新的飞跃,文明之风扑面来,汩汩暖流润心田,一幅以文明为底色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