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东城区:“一把手”进社区——用心办实事,用情暖民心

来源:东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1-11-29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东城区各单位“一把手”采取“四不两直”工作法,多次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督导调研,立足于“我为群众办实事”,掌握群众的所思所盼,摸清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化,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日前,东直门街道工委书记王玉琳走进社区街巷,和居民面对面交流,了解社区疫情防控情况、老旧平房小区安全情况以及辖区老年餐桌建设情况等,并对其进行现场督导。

  深入了解疫情防控的“最后一米”

  “共同努力,疫情防控才能落到实处”

  11月23日一大早,在新中街社区的大门口,居民志愿者松来顺和李学永正指引进入社区的居民进行扫码登记。为了检查疫情防控是否落实到位,王玉琳特意让一名记者走在前面。看到疫情防控的“最后一米”严谨有序,王玉琳坦言,这样大家都能踏实。随着王玉琳走近,志愿者松来顺拿着测温枪招呼起来:“王书记,又下来转转啊?按照要求,都得先在这里扫一下健康宝,再测量一下体温。”

  “这是应该的。最近疫情时有反复,辛苦大家了。”王玉琳按照志愿者的指引扫码、测温后,微笑着和其攀谈起来,“疫情防控的最新政策、最新的外地返京要求以及最新发布的中高风险地区等等,我们的社工和志愿者都要第一时间了解,要确保咱们的疫情防控工作无遗漏。”王玉琳叮嘱道,并询问大家疫苗接种的情况。

  “您放心吧,我们能接种的都接种,这是利人利己的好事。”松来顺说道。记者看到,社区门口标有醒目的疫情防控标识以及疫苗加强针接种信息,一旁的桌上也备有消毒用品。

  新中街社区内既有平房区、老旧楼房,也有商品住宅楼。疫情防控期间,社区将原有的4个出入口进行封闭,平房和老旧楼房区留有4个出入口,商品住宅小区留有1个出入口,既不影响居民出行,也方便开展防疫工作。

  “多亏了大家的共同努力,咱们才能把疫情防控的要求落到实处。”王玉琳紧紧握住志愿者的手,关切地叮嘱:“天越来越冷了,大家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

  铺路装门系民心,办好实事见真情

  “群众的呼声就是我们的心声”

  “书记,这路年久失修,雨季积水冬季积雪,一到寒冷天气出行就特别不方便,您给想想办法啊。”今年10月,在走访社区过程中,家住新中街4条3号院的居民宋春玲将王玉琳拦住大声说道。不少居住在新中街社区平房区的居民也向王玉琳表达了对安全问题的忧虑。

  新中街平房区属于拆迁滞留区,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安全便利性一直是街道牵挂的事情。在此之前,有居民提出安装防盗门的建议。“群众的呼声就是我们的心声”,王玉琳立即组织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动员社区参与,实地调研,优化方案,通过街道、社区和居民的共同努力,经过一个多月,社区内42个平房院落防盗门安装完毕,胡同以及院内共计约1900平方米的路面基本修整完成,院内居民安全有了保障。

  “书记,您看这防盗门装好了,地面也修平整了,太谢谢您了,真没想到这么快,我这心里特敞亮!”宋春玲听到王玉琳来了,赶忙将王玉琳引进院内,高兴地讲述着院里的变化。

  “这次来,主要看看施工完成情况,看看大家还有没有意见建议。在生活中要是觉得有哪些不方便的,一定给我们多提建议,我们也一定尽力帮助大家解决。同时,楼门院长、邻里守望也得动员起来啊。”王玉琳和居民边走边聊。

  记者了解到,在装门、修路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施工完成后,看到变化,居民们从心底里真正表示了认可。”东直门街道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个别居民的不理解和个性化需求,王书记都是亲自沟通解释,这次来,也是想看看成效和反响,她常说,‘办好实事见真情’。”

  用心支起一张餐桌,解决老人早中两餐

  “贴近居民,才能精准把握老百姓的急难愁盼”

  上午11点,工体社区的老年餐桌第一天开张,飘出的饭香吸引了不少居民前来光顾。门口正在按一米线排队打饭的居民看到社区“老熟人”王玉琳后,向她竖起了大拇指,“我们社区现在也有了老年餐桌,这下吃饭变得方便了,孩子也不用给点外卖了。”

  新开张的老年餐桌内,荤素搭配的多种菜品可供老人选择,还有免费的热汤。王玉琳注意到,由于新开张,菜品多数直接放在案台上,她随即叮嘱项目负责人,“老年餐桌要保障防疫卫生,在销售的过程中,要做好菜品保温,让老人能吃上热乎的饭菜。还有要多听听社区老人的需求,不断丰富菜品,多提供便捷的服务。”

  “真正走下去,才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老百姓的需求和工作的方向。”王玉琳是街道和社区干部口中“闲不住的书记”,一有空闲就会走到社区中,和居民聊聊天。看到有问题的地方,王玉琳都会记在心上。“书记,听说香河园北里社区开了一家老年餐桌,院子里的老人们不用出小区大门,就可以享用到既价廉又可口新鲜的饭菜,要是我们社区能有一个这样的老年餐桌,该多好啊。”正是这一句期盼,让她决定结合街道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确定的养老工作“四无忧”(暖无忧、康无忧、养无忧、乐无忧)项目,促成工体社区老年餐桌正式投入使用。

  “走进社区街巷,贴近居民应该是我们工作的常态,这样才能精准把握老百姓的急难愁盼,为居民把实事办好。”她再次向身边工作人员嘱咐要多下社区。

(责任编辑:张旭敏)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