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兴区文明办
时间:2021-12-03从前的“老破小”,如今成了宜居的卫生小区。在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中,大兴区林校路街道林校北里小区最近“大变样”,长期困扰居民的非法小广告已基本绝迹。
林校北里小区建于1996年,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长时间以来,由于小区没有物业管理,小广告多得“揭不尽”。“小广告从楼外贴到楼内,都能贴到二楼。”老住户王芳介绍,这些乌七八糟的小广告不但影响环境,也拉低了小区的幸福指数。一时间,小区成了“老破小”的代名词。
如何让老旧小区摘掉“老破小”的帽子?结合创城、创卫工作,多部门齐抓共管,重点聚焦老旧小区的非法小广告问题,让林校北里焕然一新。
林校路街道依托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牵头区住建委、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合力整治非法小广告。同时,协调物业公司进驻小区进行统一化管理,加大对小区进出人员的管理力度,将非法小广告“拒之门外”。
“小区管起来了,立马就不一样了。”王芳是党员,也是小区的楼门长。她告诉记者,近一年来,小区里的小广告已基本绝迹,偶尔看见几张小广告,大家随手就给撕下来。物业公司重新粉刷了楼道,还在台阶上喷涂了灰色的自喷漆,小广告铺天盖地的情况再也见不到了。
据了解,小区物业采取预防和清理并重的办法,在加强外来人员管控和保洁力度的同时,招募居民担任志愿者,配合物业制止不文明行为。同时,大兴区住建委物业指导中心通过建立督促机制,确保张贴、喷涂非法小广告“不反弹”。为发挥居民自治的积极性,小区还选出了楼门长,对张贴非法小广告的人员进行劝阻、制止,起到“哨点”作用。
治标,也要治本。在非法小广告的源头治理上,林校路街道综合执法队摸索出“两步走”的工作办法。一方面,由执法人员送法上门,提高商户遵法守法意识,将非法小广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则是疏堵结合,不让非法小广告流向居民小区。
为满足市民正常的信息发布需求,大兴区城管执法局还在全区13个街乡镇的主要路段设置278块便民信息栏。便民信息栏由专人负责清理,平均7到10天清理一次。在林校路街道辖区,城管部门设置了近40个这样的便民信息栏,方便市民发布招聘、租房等信息。
“在我们辖区的公交站点、主要大街、背街小巷、学校周边等点位,已基本见不到小广告的踪迹了。”林校路街道综合执法队队长刘浩介绍,今年以来,林校路街道综合执法队共立案查处非法散发、张贴小广告违法行为54起,收缴非法小广告3000余张,辖区非法小广告的群众举报量同比去年下降42.9%。
结合文明城区创建工作,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近日下发通知,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集中整治非法小广告专项行动。期间,全市各街道乡镇综合执法队将重点聚焦物业管理缺失的老旧小区,开展集中执法;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将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加大小区内巡查力度,制止在小区内非法张贴、喷涂、散发小广告行为,及时清除小区内非法张贴、喷涂的小广告,并不断加强社区和居民楼的封闭化管理水平,将违法行为拒之门外。
今年前11个月,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共整治非法小广告问题点位1.38万余个;立案查处非法散发、张贴小广告违法行为7481起,同比上升54.03%;收缴非法小广告12.2万余张;训诫违法相对人7677人次;通过市级“小广告违法信息提示系统”,对涉嫌违法的电话号码累计呼出、警示7.5万余个次;近6个月的非法小广告群众举报量环比前6个月下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