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房山区: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助推乡村旅游发展

来源:房山区文明办

时间:2021-12-10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2021年12月7日至8日,房山区史家营成校开展为期两天的乡村旅游培训班。参加培训的人员有百花山景区、百瑞谷景区、圣莲山景区的从业人员、史家营乡餐饮、民俗经营户共计48人。

  开班仪式在成人学校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领导有北京农广校副校长张新华、史家营乡党委宣传部部长齐颖秀、乡旅游办主任张德强、乡成人职业学校校长王刚。张德强主持开班仪式,介绍与会领导。

  张新华介绍了本次培训活动目的意义,并提出了培训建议,要“会学、善用、肯干”,希望大家结合学习内容,找到区域优势,发挥独具特色管理模式,与实际产业相结合,打造特色品牌,实现文旅融合发展。

  王刚宣读培训制度,对疫情防控、考勤、听课、用餐、交通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齐颖秀对市农广校的支持、乡成人学校的组织及学员积极报名学习表示感谢。希望大家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的认识,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自身修养。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为建设美丽史家营做出贡献。

  发展特色产业 促进乡村振兴

  北京响水湖长城旅游公司党支部书记孙秀敏从传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特色农旅融合产业打造、红色旅游产品品牌打造、个人和企业IP融合发展等几大方面讲述了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秘籍。

  以响水湖景区为例,景区不断开拓创新,赋予山水旅游文化内涵。从2016年开始,响水湖逐步由传统山水景区向文化景区转型,借助长城文化带打造文化长城四部曲,即梅花长城、本草长城、七彩长城、红色长城,取得良好效果。游客量由转型之前的每年七八万增长到去年的20余万,走出了一条文旅结合的成功之路。

  小香椿带动大产业

  北京圣水太行专业合作社社长周文霞讲述了自己走出大山,又走回大山的艰辛创业之路。她不断探索创新,让“小香椿”成为村民的“致富宝”,将香椿种植与文旅融合有机结合起来,让家家都富起来从而带动整个村子的繁荣兴旺。

  如今,香椿酱、香椿酒、香椿饺子、香椿面、香椿蘑菇……一系列丰富的香椿深加工品类,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拓宽了市场的渠道,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从2017年返乡创业到村香椿产业发展版图搭建成功,她被越来越多的乡亲称呼为“香椿女王”。

  本次培训,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典型案例分析,符合老百姓的口味。今后,史家营成校依据全乡文旅融合发展战略,结合乡村旅游的不同需求,广泛开展百姓喜闻乐见的培训活动,进一步激发大家参与乡村旅游的积极性,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带动史家营乡民宿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王宇静)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