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兴区文明办
时间:2021-12-16今年1-10月,大兴区PM2.5浓度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8%,“优”增“劣”减全市排名双第一。
“这空气多好啊,蓝天白云的,带孩子出来遛遛弯,晒晒太阳,感觉很舒服。”“是呀,这蓝天一年比一年多了,看着都舒心!”在兴丰大街的街心公园里,记者看到两位阿姨边聊天边晒太阳,对好天气赞不绝口。
据了解,自《北京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大兴区生态环境局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线,以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为重点,聚力打赢蓝天保卫战。今年1-10月,大兴区PM2.5浓度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8%,累计优良天数232天,同比增加20天;重污染天数7天,同比减少4天,“优”增“劣”减全市排名双第一。
“太空电子眼”卫星遥测
实现裸地扬尘精细化治理
为全面、精细掌握全区裸地分布及各属地裸地治理情况,生态环境局积极引入科技力量,联合中国科学院启动以卫星遥感为主、地面调查为辅“地面裸土动态遥感监测”项目,对辖区22个属地、1036平方公里进行动态监测、客观调查,有效监督属地裸地整治情况。
据介绍,自2020年3月,全区裸地启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动态监测以来,累计治理裸露地面9337块,面积147.72平方公里,治理率达到83.59%。接下来,区生态环境局将按照“标本兼治、动态治理”的原则,有效指导全区裸地治理工作,力争实现“裸地动态清零”的目标,助力改善首都空气环境质量。
“新科技”助力精准治污
守护靓丽“大兴蓝”
基于VOCs(挥发性有机物)“看不见、找不准、抓不住”的特性,大兴区率先引入VOCs走航新科技,强化监测能力,推动辖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建立“测”“管”“惩”联动的监管体系,以“秒”级实时获取VOCs污染全貌。
今年上半年,大兴区已开展VOCs走航85天,走航区域覆盖辖区新媒体、印刷、生物医药等产业基地、重点仓储物流园区以及20个镇街,累计形成VOCs专报90期,调度执法人员752人次,处罚涉VOCs违法行为42起,罚金92.25万元,查封8起。
严厉打击环境违法问题
构建绿色信用体系
区生态环境局坚持问题导向,建立与执法量相衔接的通报机制,定期通报重点问题及排名靠后的属地、站长,推进问题整改和责任落实。1-10月,大兴区固定源案件查处数量、金额均排名全市第一,非道路移动机械处罚全市排名第四。同时,以“推进企业绿色发展构建绿色信用体系建设”项目为载体,创新监管形式,实行企业分级分类差别化管理,采取严格监管与优化服务并重,引导激励与约束惩戒并举,形成支持服务企业绿色发展长效机制。目前,该项目已全面开展,通过“一对一”帮扶企业排查环境治理问题,促进辖区企业实现绿色发展。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主力军,大兴区生态环境局将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开展城市二氧化碳和大气污染协同管理评估考核,启动碳达峰和空气质量‘双达标’行动。”大兴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翟杨表示,未来,将借助“创城”“创卫”“创森”等工作,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大兴样板”。
蓝天白云见证着我区近年来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群众“蓝天幸福感”的不断提升,更增强了生态环境局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信心和决心。近年来,大兴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空气好了”“环境美了”,这些成为越来越多群众的切身感受,大家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