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房山区文明办
时间:2021-12-16近日,房山区西潞“好邻居”单位区财政局的工作人员来到海逸半岛社区,带来了一份神秘的“礼物”,这份神秘“礼物”是两台电脑。看起来并不起眼,对海逸半岛社区来说,这两台电脑不仅是一份礼物,更代表着一份“邻里”情谊。
在海逸半岛社区定期召开的党建协调委员会上,财政局的同志了解到社区的办公电脑有一部分已经老旧,就送来了这份礼物,用于改善社区办公条件,让社区的同事们非常感动。
为什么海逸半岛社区能够保持良好的“邻里”关系呢?其实,海逸半岛社区能把“好邻居”品牌做得这么好,主要得益于他们的党建品牌——“聚源”工作法:聚合各类党建资源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群众水平的工作方法。这里的“源”既是资源,也是团结而产生的力量之“源”。
众所周知,基层社区工作有难度,经常遇到场地紧缺、资金短缺、人员紧张的瓶颈问题。为了破解瓶颈,海逸半岛社区党总支创新“聚源”工作法,巧聚社区党员旗帜资源、老干部智力资源、驻区单位共建资源、政协委员共治资源,“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划桨开大船”,极大激发了党建活力,提升治理能力,绘制了党建引领发展、团结凝聚党员、积极服务群众、共建美好家园的最大同心圆。
“邻里”互助 凝聚共建之“源”
八月,北京市疫情再度告急。社区党总支立即组织社区工作人员、街道下沉人员、老党员、志愿者上岗值勤,筑牢最后一道防线。由于卡口24小时不间断轮岗,工作人员的就餐成了问题。这时辖区“好邻居”商户年小满饭店主动请缨,为工作人员免费提供爱心午餐。
社区的工作人员也知道商户不容易,劝说不用一直送来盒饭,但得到的回答是:“你们这么辛苦,我们能帮多少就帮多少。卡口不撤,我们就会一直送下去。”
这样“邻里”互助的例子还有很多
“创城”工作中,海逸半岛社区每周都要开展环境清洁日活动。辖区单位区财政局积极投身其中,多次参加“好邻居”环境清洁日活动,与社区的同志们同心聚力、共建共治,以分片包干的形式,对社区内的道路进行清理,使社区卫生环境焕然一新。
不仅如此,“好邻居”单位妇女儿童中心还为社区提供培训、文体队伍排练、居民活动的场地,解决社区场地不足的困难,组织社区居民参与妇儿中心的公益培训,与社区在资源上共享、设施上共用。
另外,“好邻居”商户“世纪创艺”公司也主动与社区开展合作,提供场地资源、教师资源为社区开展公益免费培训,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他们帮助社区开展“森林微景观艺术培训”等一系列文娱活动,让社区的活动一下子丰富了起来。
社区巧聚“好邻居”商户、单位共建资源,既补齐了社区的短板,也提升了双方党建工作的质量。在帮扶共建中,共建单位发挥所长,在疫情防控、垃圾分类、 社区治理等各项工作中显示出独特的魅力,成为社区党建工作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邻里”共议 汇聚共治之“源”
2020年8月28日,房山区首个社区政协委员工作站在海逸半岛社区正式揭牌。揭牌后,社区党总支携手委员工作站通过设立民意信箱、设定每月15日为政协委员接待日等方式广泛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发挥政协委员参政议政优势,破解社区难题,为社区治理助力。
每次负责接待的委员都早早地将笔、本等物品准备齐全,热情迎接居民到访。居民反映的楼体墙皮脱落、电动自行车停车充电难、健身器材老旧等问题,委员们一一详细记录并通过各种渠道有效解决。
其中海逸半岛社区东门前背街小巷绿化带垃圾清理问题引起了委员们的注意。这里的绿化带里垃圾多,清理麻烦,虽然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时常来清理,却也力不从心。政协委员把情况详细记录,形成政协议案,对接相关资源,由相关部门对这里进行了接管,开展日常清理,大大改善了这里的环境面貌。
政协团队资源丰厚,特别是在宣传教育上,更有优势。自成立以来,政协委员们结合居民实际需求,开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法律、生态、体育等各类宣传、咨询、服务活动:邀请房山区委党校老师到社区开展“百年党史寻初心”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给党员群众系统讲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邀请政协委员、司法局副局长开展社区大讲堂活动,围绕《民法典》的立法由来、概况、几大变化及亮点等向社区居民详细讲解……
“好邻居”聚源源源不断
“聚源”所聚的力量之“源”还不止这些,除驻区单位共建资源、政协委员共治资源外,还有社区党员旗帜资源、老干部智力资源。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社区党总支坚持开展“我是党员我先上”专题活动、“党员角色定位”主题教育,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志愿者积分制”“党小组包楼党员包户”等举措,搭建社区党员强党性、作贡献、讲奉献的平台,让社区党员在垃圾分类、疫情防控、创城等工作中当先锋、做表率,带动整个社区形成“红色”和谐主基调。海逸半岛社区也因此被评为首都文明社区、北京市首批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和房山区创城示范小区。
(责任编辑:张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