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怀柔区文明办
时间:2021-12-20社区是城市治理中的基本单元,担负着直接联系党和政府、服务居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职责。
2021年,怀柔区龙山街道结合区“十四五”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全国文明城区建设要求,以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为根本,聚焦“五态”建设,提升“四个能力”,以解决群众“七有”“五性”需求为导向,在2020年12月,探索提出了“党建引领有力度、共建共享有广度、社会治理有精度、规范管理有制度、担当作为有硬度、为民服务有深度、城市管理有韧度、文化文明有厚度、和谐宜居有温度”的“九度”社区建设理念。
龙山街道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成立以来,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利用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6个社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行街道“九度社区”的建设,仅2021年度常态化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文明实践活动240次,参与志愿者人数达9600人次。其中开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实践、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实践、培育践行主流价值实践、丰富活跃文化生活实践、开展深化移风易俗实践五类活动21次,参与人数870人次。
党建引领有力度,党员“红马甲”闪亮疫情防控一线
面对极端天气,龙山街道及时进行动员部署。截至目前,龙山街道共有333名在职党员报名参与疫情防控值守,辖区多家单位在职党员主动对接,缓解了恶劣天气下社区疫情防控值守人力不足的局面。
共建共享有广度,构建区域化共建的组织框架,实现共治共建共享。
龙山街道紧密结合党(团)员回社区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北京冬奥会宣传、卫生健康宣讲、脱贫攻坚、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敬老月系列活动、社区垃圾分类动员等,开展活动100余次,覆盖辖区3万余人。
社会治理有精度,围绕“点、线、面”全力开展文明城区创建
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以清理垃圾杂物、清除非法小广告、劝阻不文明行为等为重点内容,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等文明实践活动10次。发放《致居民的一封信》等宣传材料3万份,为创城贡献一份力量,充分发挥了文明实践的平台作用。
规范管理有制度,志愿服务有效执行并动态更新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立完善了相关制度。包括新时代文明实践总要求,“一个目标、四个定位、三个到位、提升六大能力”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标准、运行管理制度、组织架构、工作流程和志愿服务队组织架构图。
担当作为有硬度,党员干部新担当新作为
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按照包街巷、包村居职责,入户宣传疫苗接种的政策,引导市民提升防护意识。辖区志愿者走进楼院、坚守卡口、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为街道疫情防控、接诉即办工作贡献力量。
为民服务有深度,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按照“先试点、后推广”“建设一个、精品一个”的原则,龙湖新村社区推行了“流动办公桌”工作法。丽湖社区推出了“寻找好邻里”“老干部智囊团”等举措,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确定街道为民办实事项目20项,投入资金1073万元,目前已完成18项。在辖区掀起了“九度社区”建设热潮,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城市管理有韧度,以“绣花功夫”做好城市精细化管理
龙山街道以“周末卫生大扫除”为契机,组织街村干部、居民志愿者和在职党员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助力文明城区创建。累计志愿服务活动共摆放非机动车5000余辆,清理小广告3000余处、背街小巷200余条、垃圾桶站2000余处、生活垃圾11.2吨。
文化文明有厚度、和睦邻里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依托社区邻里节,组织辖区广大志愿者深入村、居,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邻里趣味运动会等30余场邻里互助志愿服务活动,覆盖辖区5万余人,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和谐宜居有温度、社区居民群众邻里守望、和谐相处
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依托党群服务中心,为新业态群体提供医疗急救包、雨具等便利服务,并鼓励辖区饭店向外卖小哥提供手机充电、如厕等服务。目前志愿服务已覆盖50人次,充分体现志愿服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
“九度”社区建设工作开展以来,龙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主动探索,解决了一系列难题,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达到了“五个一”工作目标。
(责任编辑:张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