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石景山区创城办
时间:2021-12-222016年12月24日,来自全区各方面、各领域的十六届人大代表齐聚一堂,选举产生了石景山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石景山区人大工作再次揭开新的篇章。五年来,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肩负人民重托,忠实履行职责,不断推进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自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担当有为
五年来,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坚决旗帜鲜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人大工作;旗帜鲜明坚持区委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加强“四个机关”建设,不折不扣推动区委部署落地见效,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全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确保区委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全区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
坚决推进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落实,疏解非首都功能和全力筹办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三件大事”,作出系列决定决议。推进“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批准部分指标调整方案。审查批准《石景山区“十四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调动全区人民建设首都城市西大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力推动重大任务圆满完成
坚决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紧紧围绕首都中心城区功能定位,专题调研石景山区发展经济、优化服务、高端引领、创新驱动、复工达产等各项工作,专题询问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情况,视察北京银保产业园、商务楼宇、政务服务、商事制度改革和科技应用场景建设等情况。听取审议年度环境状况和环保目标完成情况,视察检查城市生态、环境整治、污染防治、园林绿化等各个重点领域工作情况,有力地促进了石景山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城市生态文明大幅提升。
全面助力“冬奥百日会战”
聚焦“双奥之区”定位,持续开展监督工作,调研北京冬奥公园、阜石路沿线景观、广宁棚改等工程建设进展情况,视察冰雪“六进”、冬奥社区建设,紧盯“三个一百天”时间节点,助力“冬奥让城市更美好”的理念落实落地。
持续推进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
模式口、八大处、石景山,田义墓、博物馆、首钢园,从文物修缮、非遗保护到文化中心建设运营、模式口文保区利用开发,五年来,从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到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起草落地,常委会以推进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为抓手,助力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
2020年春天,注定被历史铭记、被人民铭记!
2020年春天,注定被历史铭记、被人民铭记!当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突然来袭时,区人大常委会坚决服从区委统一指挥,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坚持用法治思维推进疫情防控工作、用法治力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检查指导社区防控工作,助推依法防控、依法治理;听取审议政府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的报告,推动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检查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和野生动物保护法贯彻实施情况,守住生态安全底线; 视察企业复工复产情况,确保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当疫情来临时,全区各条战线上的人大代表都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用赤诚与担当,和全区人民,并肩构筑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五年间,拆违治乱、疏解整治、抗击疫情、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服务保障冬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建党100周年……面对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区人大及其常委会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扛起责任,坚持“一线”标准、展现“一线”作为,向区委及全区人民交出了优异答卷,贡献出不可或缺的人大力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依法履职回应民生关切
五年来,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立场,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常委会紧扣“七有”“五性”需求,聚焦“四老四少”问题,审议批准114项重要民生实事项目,让全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对广大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情况、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依法开展监督,全方位大规模开展物业管理条例和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两条例”执法检查,对城市更新、精细化管理、老旧小区改造、食品安全、公厕建设、棚户区拆迁等重要民生领域开展监督,全力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常委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依法开展建议督办工作,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五年来,常委会积极推动建议督办工作创新,改进方式方法,健全工作机制,高起点交办、高规格督办、高质量结办,确保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愿望得到回应!
买菜送餐、路面路灯、入托入学、看病就医、饮水如厕、体检婚检、就业住房、养老助老、油烟噪音、停车堵车......一桩桩一件件都通过代表建议提交上来。看似琐碎,事关民心。面对民声民情,代表建议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常委会和各承办单位高度重视代表议案和建议工作,协调解决意见最集中、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推动议案建议转化为促发展、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让代表的呼声有回应,让人民的诉求有着落。
常委会主任、副主任重点督办、专门委员会分类督办、跨年度跨届次跟踪督办,评价工作由一次评价改为二次评价。不断的摸索创新,反复实践检验,修改修订办法,建议督办工作形成了完整的闭环工作机制,建议办理工作成效显著。
五年来,经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和人大代表的共同努力,建议办成率逐年创新高,从41%提高到64%。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愿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回应!
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
常委会以制度力量推动代表工作创新发展、朝气蓬勃。认真落实中共北京市石景山区委《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代表工作机制,提高代表工作水平,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夯实基础。修订《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街道工作委员会通则》,明确人大街工委组织机构、工作职责和工作机制等,为人大街工委开展工作,服务代表提供政策依据。
修订《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联系选民办法》,对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的目的意义、方式方法、路径渠道作出具体说明,提出明确要求。
建立完善代表培训制度,强化代表政治觉悟人民立场。任职培训、季度培训、专题培训,先后组织区人大代表开展培训940余人次,市人大代表集中专题履职培训40余人次。
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不断增强为人民履职、为人民代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丰富业务培训,加强对《宪法》、《代表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了解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各方面情况,提高代表知情知政、依法履职水平。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创新使用网络学习,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优势互补,推动代表学习培训实现“跨越式”发展。
持续深入推进“家站”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基层彰显生机活力。人大代表更加密切联系群众,团结凝聚广大基层群众,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而努力奋斗。这是时代强音,也是时代课题。回“站”进“家”,是人大代表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方式。
五年来,常委会持续开展“讲政治、守规矩,做表率、促发展”主题履职活动。将“家站”建设作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抓手,“家站”建设从规范化到标准化,“家站”功能不断拓展,代表们从“要我回家进站”变为“我要回家进站”。
带着问题进“家站”,带着感情进“家站”,带着答复进“家站”,“两条例”执法检查、光盘行动、便民工程、硬化道路、居家养老、重划停车位等等事项,了解民意、沟通协商、宣讲政策、检查落实、联系选民,代表们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走进“家站”,直接与人民群众面对面、手牵手,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人民群众意愿的表达更加有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更加得到保障。
讲好人大故事 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显著优势。开设代表风采电视专栏,向《北京人大》推荐典型代表,制作人大工作专题片、编辑发放《代表故事》,广泛宣传代表履职事迹、“家站”工作成效,极大激励了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尽责,忠诚为党分忧,忠实为民代言,团结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在石景山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作出新的贡献。
五年来,人大代表的“根”越来越深地扎在人民群众之中、扎在基层土壤之中。人大代表在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和石景山“三区”建设中,说实话、出实招、献良策,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石景山区这片土壤中呈现勃勃生机,结出丰硕成果!
今后,石景山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石景山区进一步形成生动实践,奋力谱写首都城市西大门建设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实际行动向伟大时代致敬。
(责任编辑:吴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