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丰台区文明办
时间:2021-12-22妙笔生花看丰台。南中轴地区规划、丽泽金融商务区规划优化提升方案获首规委审议通过;1200余条街巷实现“建账管理”;72万居民享受“智慧家医”健康管理;“接诉即办”累计受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超过100万件……中国经济新闻网记者日前从北京市丰台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上获悉,在城市建设与品质提升方面,丰台区以“妙笔”绘就民生幸福清单。
多极呼应新经济格局初显
12月11日,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揭牌成立,预计园区首期于2022年9月底投入运营,国承万通、完美动力等12家优质企业签署了入驻意向。
丰台区委副书记、区长初军威表示,大红门服装商贸城转型为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对大红门地区功能重塑起到引领带动作用,对南中轴地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设“首都商务新区”意义重大。
据悉,对于重点地区,丰台区将分片打造城市更新样板。目前,南中轴地区规划、丽泽金融商务区规划优化提升方案已获首规委审议通过;丰台站、五里店等地区街区控规编制完成;宛平城地区街区控规已形成初步成果;丰台河西14号线西延已纳入北京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项目库。
丰台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五年,丰台区落实城南行动计划,实施重点项目83项,完成投资1343亿元。2021年,丰台区的项目数和投资额均居城南各区首位。未来五年,丰台区储备重大项目200余项,总投资达4000亿元。
“十四五”期间,丰台区将贯彻减量、集约、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聚焦南中轴、丽泽、中关村丰台科技园等重点区域,打造引领南部地区发展的新增长极。
民生幸福清单暖人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过去五年来,丰台区民生支出占比超过80%,教育、医疗、养老、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一批丰台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特色经验加速涌现。
“预防、医疗、护理、康复、随访、健教、上门……在丰台,我们倡导用智慧科技赋能健康管理,让数据多跑腿,让居民少跑路,也为医务人员减负增效。”丰台区卫健委副主任牛仓林介绍,“智慧家医”服务模式是丰台区社区卫生自主创新的服务品牌,该模式将医院、医生、居民、社区紧密连接,从健康任务落实,到分级诊疗推进,再到社会资源联动,为百姓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支持。目前,丰台区已实现72万名辖区居民签约获益。
住房关系千家万户,棚户区改造工作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五年来,丰台区不断推进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保障性住房竣工5万套,棚户区改造签约2.4万户,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惠及居民2.1万户,解决3.6万余套不动产登记的历史遗留问题,让百姓住有所居。
同时,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方面,丰台区也从群众需求和解决基层治理突出问题需要出发进行了积极探索,加快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形成“掌上四合院”“超大型社区治理”等丰富的特色经验,让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智慧化,让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幸福。
未来五年,聚焦短板弱项,丰台区将在民生领域持续发力,加快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积极稳就业促增收,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坚持文化惠民,推动丰台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得到更大满足。
(责任编辑: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