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22-01-14电动车是绿色出行的主要工具,也常因充电不规范、电池使用不当等因素导致火灾隐患发生。居民对电动车安全充电的诉求越来越强烈,但充电难的难题不解决,在家充电、“飞线”充电的情况就会时有发生,安全隐患难以消除。对此,杨庄街道以保障居民安全为出发点,加快推动落实辖区电动车充电设施建设工作。
充分调研论证 新装1139个充电口
杨庄街道有小区40余个,属于典型的人口密集居住区。经过前期摸排统计,辖区内共有电动车5100余辆,充电口634个,充电口缺口较大,居民充电供不应求,充电桩建设工作迫在眉睫。街道高度重视,成立工作小组,通过制定专项方案、召开部署会议,细化分解任务,开展实地调研等方式,为充电设施建设工作提供保障。
“在调研过程中,部分居民担心带来新的安全隐患,对于安装选址存在较大争议。为消除居民顾虑,街道多次组织社区、物业、供电、建设单位对需要加装充电桩的小区进行实地踏勘测量,对现场环境、配电引线、走线方式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同时组织召开居民代表会议,共商新建车棚位置。”杨庄街道平安办副主任赵兵说。
通过多方努力,2021年10月-12月期间,新华联家园南区小区和世纪星城兴业园小区新建了车棚,并加装了充电桩,其他小区在原有车棚上加装充电桩,共比之前增加了1139个充电口,切实为居民室外充电、安全充电提供了便利和保障。
为居民室外充电、安全充电提供了便利和保障
铁路小区之前只有1个车棚安装了充电桩,但充1小时要1块钱,充电难、充电贵,居民无奈只好将电瓶拎到家中充电。
“现在楼下车棚有了现成的充电桩,方便极了,充满后会自动断电,手机上还会接到提醒。”郝文才说。
安装11组充电柜 满足居民充电需求
杨庄街道平安办工作人员韩如冰介绍,在安装充电桩的同时,街道还出资在平房区、人员居住密集区安装了11组24小时智能充电柜,共176个充电口。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每组充电柜每天能够满足100辆左右电动车的充电需求。
安装11组充电柜,满足居民充电需求
充电柜占地面积小,具有独立报警、独立断电的功能。打开充电柜,最外面是一处电源接口,最里面是一支烟雾报警器和一支消防球。如果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冒烟起火,烟雾报警器会迅速感应,随之装有干粉的消防球会自动爆裂,里面的干粉可以覆盖一立方米的明火。
此外,充电柜上智能锁的贴心设计,解决了电池的安全防盗问题。充电时,居民可按照操作屏提示进行扫码、注册、验证等流程完成操作,简单易学。“家门口安装了充电柜,我们可高兴了,而且电费很便宜,我以后就在这儿充电啦!”居民李女士说。
充电桩、充电柜,不仅安全、便捷,价格也十分亲民。
(责任编辑:冯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