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2-01-17文化底蕴深厚的老字号、历史与时尚融合的国潮品牌、余音绕梁的京味戏曲……作为北京中轴线重要的组成部分,前门商圈散发出浓浓的古韵气息。
近几年,前门商圈大力推动传统商街更新升级,相继引入故宫前门文创馆、天乐园京剧体验馆等精品文旅项目,打造具有京味儿底蕴和文化渗透力的街区公共空间,推动老字号与非遗文化场景创新,四联美发博物馆、荣宝斋沉浸式体验研学馆相继亮相,以“文化IP+场景植入+沉浸式互动体验”为营造思路,打造南晓顺胡同“书香世业”文化主题街区。
2021年,前门大街成为首批12家“北京市级旅游休闲街区”;今年1月,前门大街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公示名单。未来五年,前门大街将加速落实特色鲜明的街区发展规划,形成“老字号+国潮”模式,建设成为具有京味特色与现代活力的高品质步行街区。记者 庄蕊/文
关注1
改造升级老字号 推动文化场景创新
从刚刚开通的地铁8号线前门站出来,600年历史的正阳门就在眼前。阳光洒满前门大街的汉白玉御道,两侧的老字号店铺为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忙碌着。在北京稻香村前门店,各式年货产品摆上了柜台,生肖虎饼“大王饼”以及“富”“贵”两款节日糕点全新亮相。全聚德推出了预制菜年夜饭家宴系列,包括全家福、聚美味、德团圆三款。
月盛斋、壹条龙饭庄、都一处、便宜坊……全长840米的前门大街自古便是人来货往、商贾云集的著名商业区,很多老字号已经延续了几百年。天街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前门大街目前共有老字号30余家,深受消费者青睐。去年,前门大街推动传统老字号商业创意升级,“东来顺饭庄”“御食园”“长春堂”等一批老字号完成店面升级改造。记者在现场看到,改造后的东来顺饭庄营业面积约1600平方米,进门处是一口一人多高的铜火锅,清朝宫廷风格的装修显得古色古香,屋顶描绘着腾飞的金龙。店内菜品新鲜,摆盘也更加精致美观。
除了店面环境提升,天街集团还推动老字号与非遗文化场景创新,陆续推出四联美发博物馆(北京美发博物馆)、盛锡福帽子博物馆、广誉远中药博物馆、二锅头博物馆、荣宝斋沉浸式体验研学馆等落户亮相,同时扶持韩美林、朱炳仁、杨菲曲艺等一批技艺精良的艺术家和非遗传承匠人在前门创立文创工作室、艺术体验店,使传统文化与传统商业实现更新与升级。
四联美发博物馆位于前门大街77号,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从远古到现代发型发式的历史变化、行业人物、美发文化等内容,不仅有古代发型图片,还有很多实物展出,比如远古时人们用来磨剪头发的石头工具、古时的木梳发簪、近现代的理发设备等。盛锡福帽子博物馆从通辽出土的4600年前的骨冠说起,将不同时代具有历史代表性的冠帽一一呈现,反映了我国近代帽文化的历史轨迹。
“老字号开办博物馆巧妙地将营销和情怀结合到一起,打造沉浸式消费体验,成为品牌文化的新载体。”天街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春节期间,老字号博物馆不用预约,扫码、测温后即可进入。
关注2
引入国潮精品项目 凸显传统元素
近几年,国潮元素的商品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前门大街在提升业态的同时,加快商业更新步伐,相继引入故宫前门冰窖餐厅、交互式微缩场馆大城小像、天乐园京剧体验馆等一批具有国潮特色的商业项目。
近日,故宫前门冰窖餐厅在前门步行街开业。门店位于故宫文创馆三层,仙鹤图案的红色纸巾、水墨画壁纸等装饰细节充满国潮元素。因为顾客群体更加多元化,故宫前门冰窖餐厅的菜品也更加丰富,除了豌豆黄、宫廷奶酪等,还有枣泥山药糕、酒醉鹅肝等招牌菜。
交互式微缩体验馆“大城小像”、京剧体验馆“亮相天乐园”……除了引入国潮特色项目,前门大街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传统曲艺节目的专场演出、国潮老字号市集、非遗文化展等。据了解,前门大街未来将落地更多有号召力、影响力的商业促消费活动和体育赛事、艺术交流等项目。
关注3
打造“书香世业”街区 繁荣后街经济
前门大街以东有很多纵横交错的“背街小巷”。去年,天街集团利用南晓顺胡同的存量空间打造“书香世业”文化主题街区,围绕“书店 ”塑造鲜活的文化现场,创新性地将书店与社交、服饰、茶文化、餐饮、酒店、戏剧等业态相融合,成为一个充满生机的城市文化客厅。
从喧闹的鲜鱼口街拐入南晓顺胡同,顿时清静了下来,两旁建筑青砖灰瓦,脚下石砖墁地,竹椅散布其间。书剑古茶主题书店、叶叶菩提养生主题书店、化蝶汇女性主题书店、小书影服装主题书店共4家作为街区一期商户已经开业半年多,人们可以进店静坐阅读,可以乐享一场读书会,也可以三五好友伴着氤氲书香品茗谈天。
书剑古茶是一家书店,又不仅限于一家书店。不论是拥有近100年历史的二层青砖小楼,还是阳光天井下宽敞的图书阅览区,抑或是由2021块普洱茶砖覆盖而成的支柱,都向来访者传递着独特的文化信息。书店设置了多个不同主题的品茶阅读空间,分别以古茶、古琴、书画展示等为主题,俨然一处雅致的文化客厅。
“我们将打造‘一周一书一茶’品牌活动,通过每周阅读一本书、品鉴一款茶、撰写书评和茶评,不定期组织线下读书品茶活动,让其成为一处鲜活的文化现场。”书剑古茶书店相关负责人说。
同为书店,叶叶菩提的打开方式则是“书店养生”。穿过大门,进入其中,清代的老门窗、老门楼、青砖、飞檐依次展现,仿佛打开了中国古典建筑的图鉴。店里的公共阅读空间收藏着养生文化、历史地理、社科人文书籍,人们在古色古香中读书品餐。“依托于叶叶菩提书店,二期正在建设书香酒店。酒店内23个房间各有不同文化主题,还将有养生馆等配套,让人们居于书香之中。”项目负责方、首开文投新文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与南晓顺胡同连通的大江胡同、小江胡同等“背街小巷”同样隐藏着许多特色文化店铺,包括刺绣馆、篆刻馆、前门国潮艺术工坊等。“未来,天街集团将创意更新后街社交场景空间,使‘背街小巷’变身 ‘文化厚街’,撬动街区全域繁荣。”天街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关注4
营造舒适宜人街区环境 彰显古都风貌
水穿街巷的三里河公园,引入新业态的西打磨厂胡同,增加了外摆阳伞、休憩座椅的前门大街……近几年,天街集团持续推进街区环境整治工作,舒适、便捷的街区公共文化空间逐渐形成。
记者在现场看到,前门大街增添了许多休闲区,人们坐在木制长椅上晒太阳,铛铛车从身边缓缓开过,感受时光静静流淌。到了夜晚,造型新颖的灯光装置亮起,将街区装点得时尚靓丽。阿里山广场设置了儿童娱乐项目,人们可以乘坐米莫智能车游逛“背街小巷”。广和广场位于广和楼附近,音乐喷泉池四周打造了很多休息区,安静而惬意。此外,前门大街还设立了“前门智能垃圾分类创新体验站”,该桶站具有语音交互功能,游客说出垃圾的名字,桶站可以自动判断垃圾种类,同时开启对应的投放门。
虽然时值寒冬,但前门三里河依旧热闹非凡。元旦前夕,台湾会馆、颜料会馆和临汾会馆联动推出专题文艺演出,让会馆旧址褪去历史尘埃,展现出鲜活生动的文化新貌。
2021年,前门大街成为首批12家“北京市级旅游休闲街区”;今年1月,前门大街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公示名单。天街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五年,前门商圈将落实核心区控规要求,建设成为具有京味特色与现代活力的高品质步行街区:落实中轴线申遗保护要求,加强前门大街风貌整治;延续鲜鱼口—兴隆街历史脉络,以休闲、生活服务为核心,重塑地区市井文化特色,增加东西向功能连续性;推进三里河公园公共空间提升向两侧平房区延伸,整体提升生态景观品质、注入文化内容、丰富空间活力。
(责任编辑:王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