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淀区文明办
时间:2022-01-241月21日下午,学院路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召开养老管家试点项目推进会。会议由民生保障办公室(民政教育)负责人孙婧主持,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民政教育)、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副教授谈小燕、北京市夕阳再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创始何绍森、北京市海淀区现代社会服务发展中心执行理事林杨、石油大院社区党委书记张腾宇、768厂社区党委书记刘佳、地大二社区党委书记田玉招、二里庄社区居委会主任孙国旗、东王庄社区党委书记刘奎、矿大社区党委书记许红伟、治理创新工作室专职社工、夕阳再晨养老专班专职社工等共同参会。
会上,孙婧明确会议目的在于了解“养老管家”项目的推进落实情况、项目亮点以及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孙婧表明养老管家项目要认真开展,第一是项目的开展和执行要和“学院家”项目相结合,为“学院家”项目打好基础;第二是要结合社区需求,根据各社区的特色因地制宜开展服务,在协助社区解决问题的同时帮助社区更好地凝聚人心,提高居民们的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
基于学院路街道关于“学院之家——养老服务联合一体化”指导方向,谈小燕首先汇报了近期的工作进展,随后提出“要基于社区老年人的需求去合理规划养老管家项目的推进,所以实地调研是十分有必要的,包括问卷设计的专业性,通过养老专家设计的量表测量挖掘老年人的潜在需求,分类实施,提供相应的服务。”同时,谈小燕还提出了定义养老管家的方式:一是专门宣传政策,即政策宣传员;第二服务宣传员,宣传一刻钟服务圈内的服务;第三文化引导员,由各方共同引导,孵化更多的社区社会组织,让居民带动居民。
夕阳再晨养老管家项目负责人谢乐乐对项目的进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整个项目按照前期的时间推进表稳步进行,目前已与两个社区进行了深入的了解,达成共识,对于养老需求调研也在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已开展收集有效问卷389份。随后,何绍森进行了补充说明,表明养老管家项目作为“学院家”项目的子项目,是学院家项目开展的重要基础,养老管家项目不仅要做好老年人的需求调研,同时还要做好辖区单位的老年服务资源调研,要充分调动辖区资源,动员多方参与,达成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街道试点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们针对养老管家项目的思路和社区调研安排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表示会根据各自社区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计划,盘点目前人力资源架构,确认首批养老管家队伍,结合社会组织优势,各方资源协调分配;后续将着力培育和拓展社区志愿者团队,不断完善社区志愿服务体系。
通过本次会议,民生保障办公室(民政教育)明确了“养老管家”项目实施方向。接下来,项目团队将在工作中悉心听取各方诉求,持续完善和落地项目方案,协同学院路街道养老综合服务的各项工作,共同探索“智慧养老”的新思路和新模式。
(责任编辑:王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