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海淀区志愿者们与冬奥盛会同频共振

来源:海淀区文明办

时间:2022-02-21
  “我外孙子很喜欢‘冰墩墩’,之前没见过这种大人偶,今天来给他拍几张照。”在海淀区紫竹院街道文明小屋城市志愿服务站门口,“冰墩墩”人偶吸引了不少市民拍照打卡。志愿服务站聚焦“双奥之城、志愿有我”主题,在开展文明引导、饮用水提供、血压测量等服务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冰雪体验、传统节日、两岸主题文化交流等特色活动,着力打造“三个窗口”。
  像紫竹院街道这样的志愿服务,在海淀还有很多,在志愿者与市民朋友的双向奔赴中,共享奥林匹克的光荣与梦想,共迎春回大地的温暖与光明。
  海淀区紫竹院街道打造1个站点、1个示范社区、22个重点社区的“1+1+22”服务矩阵,约400名志愿者为市民提供39天暖心服务。文明小屋城市志愿服务站与首都体育馆一街之隔,是此次城市志愿服务中海淀区唯一一个文明小屋站点。
  来到小屋内,“冬奥文化小小博物馆”展示着可爱的奥运吉祥物。双奥志愿者张文全介绍:“文明小屋内专门设置了奥运文化展览角,陈列着历届奥运会吉祥物、徽章、证件、火炬等纪念品,宣传奥运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奥运、喜欢奥运、参与奥运。”小屋旁同时设立了冬奥场馆指引、赛事指南、奖牌榜更新、桌上冰壶体验等冬奥特色服务。
  紫竹院街道团工委书记苏香兰说:“截至目前,有数千位市民跟着台湾青年学舞蹈学闽南语、与‘冰墩墩’合影留念、在祝福墙下书写祝福。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叫夏芮妍的小女孩,她为志愿者们送上手绘虎年画。一个5岁的小男孩跟他爷爷一起体验志愿服务后说,以后也要当志愿者。”
  小屋致力于打造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的交流窗口、奥运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展示窗口和志愿服务精神的传播窗口。小屋站点共有4支志愿者队伍,分别是中国邮储银行志愿者队伍、北京农商银行海淀支行志愿者队伍、紫竹院街道机关青年志愿者队伍和台湾青年城市志愿者队伍,近100名志愿者通过热情的服务,展现志愿者的昂扬面貌,擦亮志愿者的金名片,践行和传播志愿服务精神。
  “各位观众下午好,欢迎来到五棵松,请您拿好有效证件,保持一米距离,有序入场。”在五棵松体育馆,公共文明引导员有序引导观众入场观看冰球比赛。在场馆外,全息凝视摄像机和安全服务机器人“上岗”。外围保障组的工作人员与志愿者们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贴心的服务,为“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贡献力量。
  “我们结合场馆一公里保障范围,设置了赛事保障区和华熙商业区物理隔离,备足隔离场所和公共卫生力量,并安排专人全程在点位值守。”万寿路街道武装部部长戴军介绍。开赛以来,在完成每天的赛事保障任务后,保障团队还会根据实际情况,从观众入场、出场的流线设置,到安保人员、城市志愿者的值守点位,对每一处细节进行复盘改进,力求将场馆周边的安保力量、疫情防控、观众组织、交通秩序维护等工作最优化地部署到位,全方位筑牢防护屏障,确保场馆外围保障万无一失。
  2月13日,北京出现强降雪和强降温天气,万寿路街道提前安排好人员、物资等,从13日凌晨4点,连夜开展五棵松体育中心周边扫雪除冰作业,持续工作近10个小时,随降随清,在观众入场前将场馆周边积雪顺利清理完毕,确保道路安全畅通,有效保障冬奥场馆平稳运行和市民出行有序安全。
  据悉,每场赛事开始和结束前,场馆外围保障组的工作人员、“柠檬黄”文明引导员、城市青年志愿者、安保人员及各类社会面群防群治志愿者等都会在场馆周边、重要路口、华熙商圈等各个重点点位值守等待,指引周边车辆规范停放,引导观赛人群有序入场、退场。戴军介绍:“保障团队中有参与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服务保障工作的老同志,有公共文明引导员,还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的城市青年志愿者,还有地区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志愿者,共计5168名志愿者。”
  志愿者们身穿冬奥“志愿蓝”或“柠檬黄”,共同参与冬奥、服务冬奥、助力冬奥,感受志愿精神“薪火相传”,用饱满的热情、贴心的服务让观赛群众和地区居民感受到“双奥之城”的魅力。
(责任编辑:胡术含)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