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山区南窖乡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他们整日与数据为伴,抢时间,赶速度,枕戈待旦,衣不卸甲。他们虽不在抗疫一线,却关乎大局。无论何时,快速精准锁定每个“关键人”,是他们肩负的使命,他们就是南窖乡疫情防控的“幕后先锋”——南窖乡防疫专班。
披星戴月,昼夜攻坚
自10月份疫情再度袭扰北京以来,南窖乡党委坚持疫情面前“没有局外人,更没有旁观者”的高度责任意识,迅速抽调机关青年骨干力量组成专班,全面吹响阻击疫情“冲锋号”。“疫情防控,重在管控,首在排查!每一份数据就是一份责任,早一分发现就少一分危险”这是乡党委对专班人员传达的最强信号。
“刚刚又来了一批大数据派单。大家再辛苦一下,务必核查到位。”除夕夜凌晨1点,主管副乡长王军紧锣密鼓的部署任务。每天专班要核查数条大数据派单,每一条都有着严苛的时间节点,半小时向区级专班报告流调运行情况;1小时报告数据核查工作进度。在第一时间确认相关人员信息,快速、准确切断潜在的病毒传播源。
临危受命,公而忘私
“爸爸你怎么还不回来看我呀,明天都过年了……”听着女儿边哭边说,眼圈泛红的于金山只能用“快了,快了……”安抚自己的小公主,等女儿挂断电话,又调整心态投入到工作中。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于金山临危受命担负起南窖乡防疫的重任,一干便是两个年头。两年里,他把所有精力和时间都倾注在了疫情防控岗位上。作为一名退伍军人,退伍不褪色,舍小家为大家是他最真实的写照。
“疫”不容辞,战斗到底
陈璐露是几位抽调人员中参与防疫工作时间最久、经验最为丰富的一位,从去年七月份入职到现在,“台前”、“幕后”——她无处不在。谈及专班工作,她感触颇深“在流调工作中,不仅要细致询问调查对象的活动轨迹,有时候还要耐心的安抚调查对象。从哪来?去过哪儿?接触过哪些人?这些看似平常的问询工作,在特殊时期尤为重要,容不得一丝差错。”
挥洒青春,可堪大任
“你们村今日有无进返京人员?”8个村每天逐一电话、微信问询一遍。“王女士您好,2月9日您停留的地区升级为中风险地区,您需要配合我们做好管控工作……”电话刚挂断,尹畅立马打给属地,做好管控、保障工作。别看是99年出生的小姑娘,对待工作却是一丝不苟。首次值夜班怕漏掉派单,就把计时器、闹铃全部开启,一小时一提醒,直到天明才打了一个小盹,就继续投入战斗。
提“笔”战疫,担当作为
“于主任区里要开调度会,我得赶紧起草一份汇报材料,有几个数据咱们再碰碰。疫苗接种数据更新了吗,最新的给我……”作为专班的笔杆子,大小材料都需要胡晓的提笔、润色,数据调查的准不准、情况汇报的明确与否,都是她考虑的环节,看似一份篇幅不大的汇报,凝聚的却是一遍遍沟通、数余次核实,通宵达旦的心血。
用心工作,以“情”化人
“您好,是张xx吗?我是南窖乡防疫专班的工作人员,有一些信息需要向您核实下。”看似简单的信息核查,交织了方言障碍、深夜打扰、反复联系等各种因素,形成了信息核查的种种困难,联系人不理解是常态。“我觉得大家不理解、不配合,我们就耐心安抚解释,保持热情的态度,总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这是吕晓伟面对群众耐心、真诚的工作方法。
真诚奉献,初心不改
“大数据派单随时下发,时间紧、任务重容不得我们谈条件讲客观。”常驾车外勤的张云飞,到哪里都不忘带着电脑。派单来了,他人在哪里,哪里就是他的战疫阵地。车里、田间地头,他一刻也不耽误,坚决完成任务。专班交流会上,他还提及2020年作为北京高校志愿者一线抗疫的经历,如今身份不同,使命却同样神圣!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在这个寒冬,因为一点一滴奋斗的汇聚显得格外有力量,分外有温度。下一步,这群可爱的人们仍将以“战疫不赢,我们不退”的豪情壮志坚守在疫情防控岗位上,坚决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好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责任编辑:冯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