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2-03-02北京冬奥会期间,东城区全力以赴做好冬奥服务保障工作。在闭环管理状态下,环卫作业人员24小时待命,全力做好冬奥酒店的生活垃圾清运工作。
提前谋划 精心部署保障方案
“我报名!”“我也报名……”在东城区环卫中心的涉奥酒店垃圾清运保障工作动员会上,驾驶员闫曙旭和操作工杨士广主动请缨,加入了保障队伍。此前,东城区环卫中心已经组织了详细培训,指导清运作业人员如何正确脱穿防护服、如何进入涉奥酒店、如何清运垃圾。
1月21日,闫曙旭和杨士广等16名环卫一线人员正式入住东城区环卫中心设立的保障服务封闭区,开始进入封闭管理状态。“我们每天都会进行体温监测和记录,每48小时还会再做一次核酸检测。”杨士广说。
在接到涉奥酒店垃圾清运任务后,东城区环卫中心第一时间与涉奥酒店和垃圾末端处理厂对接,确定清运点位,制定清运路线。在涉奥人员还未进住酒店之前,东城区环卫中心就已经为各酒店配发了涉奥酒店专用的生活垃圾标识和垃圾收纳纸箱等物资,同时对各酒店开展一对一培训,指导其在冬奥接待期间正确打包、封箱等收运前端工作。
“我们每组有两个人,分别由一名驾驶员和一名操作员组成。我和小闫是一组,他全程开车,我主要负责冬奥酒店垃圾的消杀、检查、装卸、记录等工作。”杨士广说。
严格闭环 清运全程防护到位
“某涉奥酒店今天产生垃圾55箱,下午2点杨士广和闫曙旭去该酒店收运垃圾。”上午10点左右,闫曙旭接到当日任务的通知电话。
12点左右,闫曙旭和杨士广在居住区简单吃过午饭后,便乘坐摆渡车前往车厂取车。12点30分,二人穿好防护服、检查清运车车况并做好消杀,随后带上消杀工具赶往需要清运垃圾的涉奥酒店。
闫曙旭今年42岁,一直从事驾驶员的工作,驾龄近22年,已经在环卫中心工作16年,曾参与过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相关保障,有着丰富的保障工作经验。闫曙旭介绍,因涉奥酒店位置不同,从出发地至距离最近和最远的涉奥酒店分别需要半小时和一小时左右的车程。抵达目的地后,闫曙旭将车稳稳地停在酒店院内原闭环管理前社会车辆停车场,等待杨士广将垃圾装运上车。
“按照闭环要求,从上车出发至涉奥酒店,再到垃圾末端处理厂,我们驾驶员全程要身着防护服,而且不能下车,也没法帮忙装运,尽可能地降低接触风险。”闫曙旭说。
全天备勤 精细入微确保安全
杨士广在下车后,首先对清运车进行二次消杀,随后快步径直前往涉奥酒店垃圾指定存放区域,逐一检查酒店打包好的垃圾纸箱并统一消杀,然后将符合收运条件的纸箱全部搬运到清运车上。
涉奥酒店垃圾存放区距离清运车最近约10米,最远200余米,无论远近,51岁的杨士广都要一趟趟将垃圾搬运至清运车上。“大概每箱有十来斤重,最沉的能有四十来斤,通常我们会用手推车转运装车,箱子少的时候我们就直接搬上车,搬箱子也有讲究,最主要的是不能在地上拖拽,以防破封,所以我们基本保持平端的姿势。”杨士广说。
在搬运完涉奥酒店检查合格的垃圾后,杨士广及时更换身上的防护服,并将旧的防护服按照防疫要求消杀、封箱、收运。待杨士广上车坐好后,闫曙旭再次发动清运车,按照清运路线,经过一小时左右的车程,将这些垃圾转运至三四十公里外的垃圾处理厂。
待垃圾处理厂工作人员将清运车上的垃圾全部卸到指定区域并对车辆消杀后,闫曙旭载着杨士广返回车厂,最后一次消杀清运车,乘坐东城区环卫中心的摆渡车返回居住区。“最晚一次,干完活回到居住区已经是凌晨1点半了。”闫曙旭说。
“我们每天24小时处于备勤状态,随时有任务直接走。”杨士广说。据了解,北京冬奥会保障期间,东城区环卫中心平均每天清运涉奥闭环管理酒店垃圾约300箱、1.8吨。
(责任编辑:王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