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城区文明办
时间:2022-03-04在最新公布的2021年第六批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村名单中,东四街道南门仓A区上榜。
自2020年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南门仓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统筹协调辖区单位,整合资源,推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加强共驻、共商、共治、共建、共享,不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在社区向纵深发展。
秘诀一 联动宣传聚合力
社区采取入户宣传、张贴宣传海报、张挂宣传标语等多种方式宣传生活垃圾分类,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依托社区楼门文化“党建引领的时事宣传”版块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在社区中心地带宣传栏做“志愿者在行动”“社区居民齐参与”“社区治理美如画”3期宣传;举办分类达人分享经验、招募志愿者的集中宣传日活动,共动员两千余人。
秘诀二 规范管理提效率
社区严格按照《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指引》要求设置公示牌、容器、桶站。四分类收集容器应设置齐全,配置合理,颜色、标识正确,容器无破损、无满冒,周边环境整洁。
社区设立垃圾分类管理员;组织人员不定期对生活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检查,从垃圾桶的干净整洁、有序摆放、垃圾分类标志标识完整无缺、垃圾分类准确率等方面对保洁物业进行监督管理,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建立垃圾分类统计台账,签订分类收运合同。厨余垃圾纯净度情况良好。小区内进行分类收运,收运车辆符合规范。
秘诀三 党员一线显担当
南门仓社区A区成立了一支党员志愿者通过“志愿北京”小程序、社区微信公众号、党员E先锋等平台发布活动信息。动员在职党员为主体,在校学生、社区工作者、网格员、街巷长、小巷管家、楼门院长、居民群众志愿者等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对外发布“守桶我参与”,招募人员参与值守,采取线上方式展开桶前值守培训。
各方参与值守人员学习分类相关知识,带头在家做好分类。严格遵守桶前值守值班表,按时到岗,认真值守,如遇问题及时沟通,保证在岗,服务居民,广泛宣传。进行垃圾分类及厨余垃圾裸投宣传,确保源头分类的正确性。
秘诀四 奖惩分明严考评
为调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设立厨余打卡奖励机制,居民使用微信扫码进入平台,通过“拍照打卡”方式每天上传在家分类好的厨余垃圾照片或是向楼下厨余垃圾桶投放厨余垃圾的照片。打卡7天、14天、21天可兑换相应的奖品。共动员870户家庭,2331人参与。
社区采取公示批评,上门约谈,发提示信,联系执法部门进行处罚等方式对不按照分类标准投放、拒不改正的居民进行惩罚。
下一步,东四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探索更多垃圾分类办法,创新举措,积累优秀、可复制的经验,推动辖区垃圾分类工作稳步提升。
(责任编辑:王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