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延庆区:“志愿蓝”闪耀海陀山

来源:延庆区创城办

时间:2022-03-08

  2月20日,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圆满落幕。16天的时间里,一个个精彩瞬间、一幕幕动人场景,传递出“一起向未来”的信心和力量。前方是运动员的赛场,后方就是志愿者的舞台,北京冬奥会期间,广大志愿者在赛场内外传递爱和温暖,成为冰雪盛会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跃动着冬奥会上最鲜活的奥运元素。

  冬奥会期间,延庆区以“延庆乡亲”志愿服务为抓手,立足赛时运行实际需要,全力以赴保赛事运行和城市运转,引领全区广大志愿者、团员青年自觉践行“请党放心、冬奥有我”的铮铮誓言。冬奥会期间,全区上岗城市志愿者达2.2万人次,服务时长累计4.4万小时,圆满完成冬奥会城市志愿服务各项任务。

  在延庆赛区运行保障指挥体系人力资源和志愿者组织领导下,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团区委作为“延庆乡亲”志愿服务工作牵头单位,成立了由55家成员单位组成的延庆赛区“延庆乡亲”志愿服务工作指挥部,建立了指挥部统筹调度,行业部门主管理,属地提供志愿者为主的运行机制。为培育和建设讲文明、重礼仪、热情高、素质好的志愿者队伍,在全社会营造喜庆热烈的奥运氛围,提供优质、便捷的志愿服务,充分展示“延庆乡亲”这张金名片,“延庆乡亲”志愿服务工作指挥部将现有志愿服务组织团队与点位建立对接,打通社会化招募渠道,促进志愿服务常态、长效发展,进一步培育和壮大了志愿服务力量。

  冬奥会赛时,在雄伟的长城脚下、美丽的妫水河畔,“延庆乡亲”以热情周到、文明有礼的形象服务八方来客,志愿者规模达3.6万人左右。根据服务点位、服务场所、服务范围的不同,主要分为五大类,其中城市志愿服务站志愿服务约1700人,冬奥文化宣传推广志愿服务约1.2万人,城市运行志愿服务约2万人,冬奥接力志愿服务约2000人,语言志愿服务9人。

  城市志愿服务站志愿服务,主要是在延庆区公共文化设施、景区景点、交通场站、冰雪运动场所等共计11类52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开展信息咨询、导览讲解、交通指引、应急救助、安全提示、扶弱助残等各类志愿服务,得到了社会公众的认可和广泛好评。

  冬奥文化宣传推广志愿服务,主要是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冬奥文化示范社区、重点民宿村、企业园区等开展冬奥文化宣传推广志愿服务,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冬奥校、冬奥冰雪知识宣讲、“助力冬奥、文明观赛”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冬奥文明示范引领活动,营造喜迎冬奥、祝福冬奥的浓烈氛围。

  城市运行志愿服务,主要是以全区18个乡镇、街道志愿服务协会为主体,引领、联合辖区内各领域志愿力量、各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团队力量,广泛开展共建平安、社区治理、生态环保、应急救援、疫情防控、背街小巷治理、节能减排等各类志愿服务,为冬奥赛时城市有序运行和社会面安全稳定保驾护航。

  冬奥接力志愿服务,是持续面向在延庆赛区场馆群服务的工作人员和家属开展爱心接力帮扶,为有需要的家属提供物品代买,照料老人或者身体不便家属生活起居,孩子上下学接送、学业辅导,工作人员和家人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

  语言翻译志愿服务,主要是在冬奥服务保障酒店,为入住在冬奥服务保障酒店的各利益相关方提供语言翻译志愿服务,实现了对赛会志愿者工作的互补和促进。

  为了做好这五类志愿服务,延庆区加强做好志愿者的管理、激励和保障,在52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的管理上,实行点位长负责制,建立由点位负责人向指挥部运行管理组报告上岗运行情况的调度体系。在志愿者保障上,为各类志愿服务配发一定的服装装备,为加入“志愿北京”平台志愿服务项目的志愿者提供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障。在志愿者激励上,利用宣传报道、积分奖励、纪念证书等多种形式,激发志愿者服务热情。

  下一步,延庆区将以冬奥会为契机,坚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统领,持续夯实“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志愿服务工作体系,抓实抓细城市志愿服务站运行管理,在全区营造“人人参与志愿 人人乐于奉献”的社会氛围,为后冬奥时代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和创建文明城市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冬奥志愿服务遗产”作用,将志愿服务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找准服务本地发展定位,进一步完善强化精神培养、完善管理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志愿服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延庆

(责任编辑:王健恩)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