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人清废团队,98辆冬奥保障车辆,78个涉奥点位,累计清运重点管控垃圾2870次,清运闭环内外生活垃圾3681.6吨、粪便2270.4吨,为5次开幕式演练、3次闭幕式演练,2次火炬传递,清运涉奥垃圾……以上数字直观反映了朝阳区清废服务保障工作的任务之重。
冬奥会赛场上,中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获得了奖牌榜第三的好成绩,奥运精神不仅仅闪耀在赛场,也在我们身边。今天,小编带您一同细数朝阳城市管理人幕后“清废赛场”的无私奉献。
精心筹备
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备期间,区城市管理委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精精益求精、万万无一失”的工作标准提前统筹,周密部署,把冬奥清废服务保障工作往实里抓、往细里做、往高水平推,全力以赴确保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如期安全顺利举办。
成立清废专班,明确工作任务
制定清废保障工作方案,并积极做好全方位统筹,从“一图一表”、挂图作战,到“日统计、周调度”,再到“三步工作流程”,全力抓实抓细冬奥会清废服务保障工作。
细化基础数据,明确服务范围
确定朝阳区冬奥会期间“3+8+5+62”的服务保障范围,建立健全沟通联系机制,坚持“向前一步,主动服务”的工作要求,与各涉奥场馆主动对接、全力保障,先后多次到场馆现场确认清废需求,明确场馆分时段保障人数、清运时间、清运路线等。
定期研究会商,明确清运标准
会同区生态环境局、区卫健委、区文旅局等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定期研究会商冬奥赛事的垃圾清运、粪便处理、酒店保障等各项工作,编制相关工作手册,并开展专题培训,指导各清废单位圆满完成各项保障任务。
快速反应
为保障冬奥会顺利进行,朝阳区以问题为导向,先后多次开展实操演练,通过演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及时总结复盘,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
改装清运车辆 确保垃圾清运及时
为解决在演练过程中发现的国家体育场垃圾桶与环卫作业车辆不匹配的问题,区城市管理委结合场馆需求,对作业车辆进行改装,确保国家体育场闭环外的其他垃圾得到及时清运。
精准有效对接 及时解决场馆需求
针对颁奖广场闭环内公厕抽运通道较窄,导致抽运车辆无法通行的问题,区城市管理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将问题上报至市城市运行及环境保障组,在市城市管理委的统筹协调下,为颁奖广场临时增配了2辆小型抽粪车,及时解决了闭环内粪便抽运的问题。
精准发力
为做好冬奥会赛时清废服务保障及扫雪铲冰工作,朝阳区精心谋划、积极准备,牢固树立“雪情就是命令”的意识,不断强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全力保障赛时清废服务和扫雪铲冰工作两手抓、两不误。
建立每日需求上报机制
通过冬奥清废工作群,每日报送朝阳区各场馆的清废需求,并由专人负责梳理,派发至各运输单位,运输单位每天下午汇总上报前一天的垃圾总量;各运输单位按照要求及时上报每一趟重点管控生活垃圾收运的涉奥场所名称、车辆号牌、清运垃圾量等信息,由环保部门对处理设施进行核对,确保重点管控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实现闭环管理。
严格落实冬奥清废工作要求
严格落实作业人员集中管理、48小时核酸等防疫政策,及时印制重点管控垃圾标识43.4万个,配送纸箱约11万个、医废垃圾袋约28万个。截至目前,已累计清运闭环内外各品类生活垃圾3681.6吨、粪便2270.4吨。
及时开展扫雪铲冰工作
降雪期间,对我区19条冬奥专用车道进行每30分钟巡回清扫一次,对78家驻地酒店周边的道路优先开展扫雪铲冰作业,并于2月13日、 2月21日两天,安排区环卫中心,对国家体育场、国家体育馆、国家速滑馆等11个场馆及5个交通场站开展扫雪铲冰应急支援工作,累计安排作业人员41人次、车辆36辆。
用心用情落实暖心服务
充分发挥党组织及工会的作用,提供规范有序的人性化服务,并密切关注、及时回应清废保障人员身体心理状况和生活需求,用贴心服务传递温情关爱,彰显清废工作温度。
北京冬残奥会正在激烈的角逐中,区城市管理委将一如既往、慎终如始,继续以高标准、严要求,扎实推进涉奥垃圾清运工作,助力冬残奥会成功举办,确保“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责任编辑:胡术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