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了!特别荣幸能服务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尤其是能为中国队修冰橇,感觉这份荣誉里也有我一份。”3月12日,中国残奥冰球队以4比0战胜韩国队,摘得一枚宝贵的铜牌。一直守候在轮椅假肢维修站的中方技师王铁刚听到馆里传来的欢呼声兴奋地说。
国家体育馆轮椅假肢维修站是北京冬残奥会的6个轮椅假肢维修站之一,50余人的技师团队,大多数是外籍人员,王铁刚是少数的中方人员之一,他还曾服务于平昌冬残奥会。维修站维修内容包括假肢、矫形器、轮椅(雪橇)的维修,王铁刚负责雪橇维修。
从3月3日位于国家体育馆内的轮椅假肢维站正式开放以来,王铁刚便开始了繁忙的“冬残奥时间”。
作为冬残奥会中发生身体接触和碰撞最多的项目,一场残奥冰球比赛下来,运动员冰橇出现断裂、变形、破损的情况比比皆是,王铁刚与同事们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维修站配备了焊枪,如果出现冰橇断裂情况,我们可以及时将冰橇现场焊接起来。”王铁刚说,除了焊接工具外,维修站内还配备了打磨机、带锯、红外烘箱等设备。只要是运动员或其他需要帮助的人遇到轮椅、假肢等方面的问题,维修技师们会免费为他们进行服务。
戴上护目面罩、拿起焊枪,短短几分钟就能把雪橇修好了,再拿上打磨机给焊接好的雪橇做个“美容”。“整个过程最长不能超过10分钟,不能耽误运动员下一场比赛。”王铁刚说,开赛以来,他多次维修雪橇,其中也包括中国队的雪橇,“我终于实现了作为一名雪橇修复技师为国家队服务的愿望。”
(责任编辑:冯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