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房山区:它们定居房山 书写“人鸟共存”和谐画卷

来源:房山区文明办

时间:2022-03-22
  初春寒未尽,天赐雪纷飞。3月18日一场大雪不仅让雪和春天撞了个满怀,也让这位走进CCTV的网红披上了“银色铠甲”,再次走进大家的视野。
  
  春雪过后的永定河长阳段水波涟涟,景色宜人,摄影爱好者赵永祥在这里又发现了成群的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国家一级保护濒危鸟类黑鹳,并用镜头记录下春雪过后的这一仙境般的生态景观。
  “随着2020年永定河秋季补水工作的完成,永定河流域房山段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补水过后的永定河长阳段河泉湖沼众多、植被丰富,拥有芦苇丛等天然水生植物,河流里小型鱼类也很多,非常适合生性“挑剔”的黑鹳生活在此。早在2020年我就在这里发现了黑鹳,当时还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专题采访!”摄影爱好者赵永祥自豪地说道。
  
  鸟类是衡量一个地区生物多样性、完整性和生态质量的指标性动物,它们在一个地区的栖息情况变化可以说是生态环境的风向标。近年来不仅在永定河长阳段,在房山辖区内的每一条河系、每一片森林
  都能出现以黑鹳为代表的多种国家级珍贵鸟类。
  近期,北京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也一直在持续关注着永定河及房山整体生态的变化。据北京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主任钟震宇介绍,通过研究中心的相关数据显示,最近一两年,不论春夏秋冬,不论山区还是平原,在房山拒马河、大石河、永定河、周口店河、马刨泉河、小清河等各条水系均能发现以黑鹳为代表的珍贵鸟类,现在基本可以确定黑鹳已经定居在房山了。
  
  定居的背后是房山区园林绿化局、生态环境局、水务局等相关部门的主动而为、多措并举的结果。从2014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房山区“中国黑鹳之乡”称号以来,黑鹳的身影从最初的山区的十渡、佛子庄、青龙湖等流域再到后来的平原地区的石楼、长阳等乡镇,从几只到几十只,再到现在的成群结队,这些都是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的重要体现。
  截至2021年,全区共有野生动物33目84科30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包括黑鹳、褐马鸡、金雕、秃鹫、乌雕、草原雕、白肩雕、白尾海雕、青头潜鸭、大鸨,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3种,包括斑羚、豹猫、红隼、震旦鸦雀等,地方重点保护及“三有保护”动物100余种,包括苍鹭、小鸊鷉、普通雨燕、中国林蛙等。
  
  下一步,房山区将继续加大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力度,努力推动形成“人鸟共存”的和谐画卷!
  (责任编辑:王博可)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