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朝阳区:东湖“疫”线工作——平凡中坚守 坚守中不凡

来源:朝阳区文明办

时间:2022-03-30

  深夜,这里灯火通明,奉献,只为一方安宁。晚上10点,来到望京西园一区社区居委会,看到这一幕幕画面……二楼办公区,16名工作人员正争分夺秒、挑灯夜战,大家都很安静,有的只是键盘声、翻页声;大家都很“话痨”,有暖心的问候,耐心的解答;他们日行3万步,为隔离家庭和管控区的居民做好各项服务保障,成为社区居民需求的“摆渡人”。他们是居民朋友们心中的温暖,信心的源泉。 

  望京西园一区社区副主任 任桂梅:“居民的需求就是我们服务的指挥棒” 

  3月初,望京西园社区一区小院出现了一例无症状感染者,这个消息一出,牵动了我们所有人的心。街道迅速作出处置,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立即开展摸排管控、核酸检测、服务保障工作,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与同事们连续奋战10余天。 

  在社区一线,一干就是近10年。作为居委会副主任,除了日常工作外我主要负责小院及社区隔离户居民的特殊需求对接,比如劝导居民返回管控区,孩子半夜被铅笔扎伤连夜送医,中高考生体检,还有小朋友被猫抓伤闭环接种狂犬疫苗……每天至少接打60个电话,有时到凌晨两三点。但不管多晚,我们随时抽调就近或合适的人员,24小时及时响应居民需求。疫情管理要严格,但老百姓的需求也不能落下。 

  疫情之下,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要求,一些居民需要居家隔离,但隔离隔不断人心、真情。每天,我们社工对接北京惠兰医院医护人员,按照最近路线为40余户居家人员进行上门核酸,每天时间不固定,并做好居民解释和生活保障工作,经常忙到深夜回家。孩子今年八岁多,父母年纪大了,照顾不了孩子,我和爱人工作都忙,没办法就托我姐姐接送上学。一心将工作做好,对家人缺少陪伴,感觉心里特别的愧疚,好在孩子“心大”,没有太怪我。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繁琐多变,还没忙完这一阵就要下一阵,但大家都甘之如饴,疫情来临,我们和居民的心是一起的,让我感受到了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力量。此刻,我们在一起,就是希望! 

  望京西一区社区工作人员 马蕊:与几百名居民加好友的“微信号” 

  在望京西园一区社区居委会办公室里,电话、微信声不断响起,数据组工作人员正与居民核对信息。小院管控以来,“三人小组”在数据汇总和信息筛查基础上,和院内志愿者、居民之间建立热线联系,成立了微信群,居民有任何特殊需求以及紧急情况,都会第一时间汇总。 

  首先要解决好信息壁垒的问题。第一天就加了上百个居民微信号,帮助居民答疑解惑。在得知小区要封闭管理信息后,居民们难免有恐慌情绪,这种焦虑情绪的根源往往是未知。我们重点搭建好信息沟通平台,通过组建楼道微信群、及时发布告知书、问卷调查等方式,讲清楚管理要求、服务内容、核酸检测、证明开具等等居民普遍关心关注的信息。 

  排查不能过夜,必须即刻办理,所以通宵达旦是常态。我们夜以继日与数据打交道,及时汇总、研判相关数据,确保随时随地可以向上级部门高质量地提供全面的数据内容。此外,除了小院每个小区都有孤寡老人、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通过建立台账、定时慰问、配送服务等方式,确保特殊人群平稳度过管控期间的生活。 

  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累了趴在办公桌上眯一会儿,饿了吃点在暖气片上已经冷掉的饭菜,问到声音沙哑就喝口水润润。等疫情过后,我想多陪陪孩子!一直以来答应的事情迟迟没有做到,现在都不敢承诺带孩子出去玩了,随时待命,街道哪里需要我们就往哪里冲,为的是更多家庭的健康安全。 

  望京西园一区社区工作人员 吴迪:“耐心+爱心+责任心”涉疫诉求巧化解 

  与疫情有关的任何诉求,不仅要继续办,而且要办得更好。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我们充分认识到,居民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信息告知、求医问药、物资保障三个方面,这也是我们要做好防疫和各项群众工作努力的方向。 

  针对辖区内返京人口众多、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我们会提前研判各地疫情情况及返京政策,在居民打来热线时第一时间响应,以便居民掌握最新的疫情防控要求,并进行个人返京的信息登记管控。每天至少要处理20余件的健康宝弹窗异常问题。 

  疫情以来,我们居委工作也经历了从摸着石头过河,到熟练处置、有侧重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比如,院内有位居民需要前往医院接受肾透析治疗,慢性病老人药吃完急需买药,一位亲人病危的居民想要去医院探望,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居委干部积极帮助他们了解防控要求,想办法,通过电话、微信,一遍遍对这居民做安抚工作,同时做好对他们的服务工作。 

  没有休息的概念,睡着就是休息。平均每天睡四五个小时,大家都高度紧张、争分夺秒,确保居民需求有人管,问题有回应,确保防疫工作万无一失。我和爱人都从事社区工作,一有疫情,家里基本成为“旅馆”了,每天不着家,都不敢要小孩。但是我觉得居民信任,再忙也值得。 

  很抱歉这个时候病倒,给大家添麻烦了。24日下午2点多,在处理系统派单过程中突然晕倒,同事们听见响动赶紧帮我扶起,拨打120,后经医生紧急救治,症状得以缓解。我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别给大家伙添麻烦,毕竟手头事儿这么多,还有好几十个派单没回复,心里就着急。 

  在短期内集中服务保障好这么多居民,对我们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是须臾不敢停歇,一刻不敢懈怠。发生了,面对它,接受它。此次疫情,不仅考验了我们的工作能力,也是对我们身心的一种锻炼,我们共同“疫”,守土有责、冲锋在前,在我们共同努力下,疫情定可防,终有一天,我们必将摘下“口罩”。 

  望京西园一区社区工作人员 于红:日行三万步,解答无数次 

  这段时间很忙,不过这三年我们基本都是这样的工作状态。抗“疫”至今,已经习惯了疫情中“打仗”一般的工作节奏。大数据核查、人员转运、为隔离住户上门采样、做好答询和服务......连日来,为助力疫情防控工作,近来这几天都是从天未亮开始的,每天的工作时长在十几个小时以上。除了在工位接打热线电话,我还需要走街串巷宣传、挨家挨户排查。 

  小院管控开始时,一小部分居民表现出了厌烦的情绪。我们对他们非常理解,一遍遍地解释,努力提供“确定性”信息,以此平缓居民情绪,争取居民对我们防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由于嗓子慢性咽炎,一天上百个电话下来,旧疾复发说不清楚话,好在恢复及时,我还能坚持。经过努力,目前我们的工作得到了绝大多数居民的理解和认可,常常会因为一句“你辛苦了”湿了眼眶。解封后,许多居民送来感谢信,还有爱心居民送来吃的,这也让我们工作人员很感动。 

  陪伴家人的心愿只能疫情结束后再弥补啦。在我看来,疫情就是战斗,电话就是命令,再忙再累也要全力以赴。自己身上担着一份责任,在疫情面前,必须义无反顾。 

  我今年54岁了,看着这些上有老、下有小的社工每天熬得双眼通红,很是心疼。深刻体会到疫情防控工作任重道远,更感觉到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人员的辛劳。同时,也希望广大居民能积极配合社区的工作,既可节省时间,又是在为全北京的疫情防控出一份力。 

望京西园一区社区工作人员 

  这就是小院管控期间望京西园一区社区工作人员的抗疫纪实,也是东湖广大社区工作者的缩影。社区工作,一个平凡普通的职业,却坚持守卫着最重要一道防线。“5+2,白+黑”的工作模式,用行动在感动百姓,用坚守来阻击疫情。“战疫”还未结束,栉风沐雨,也需砥砺逆行,不忘初心。我们不需要英雄,他们就是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平凡人,向他们致敬,让我们同行,共同做好防疫工作,共同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七彩东湖微信号) 

(责任编辑:王健恩)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