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在房山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他们筑起了“红色堡垒”

来源:房山区文明办

时间:2022-04-07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今年,长阳全季、丽枫酒店作为房山区第一批承担境外疫情防控工作的隔离点,先后接收了两批共180名入境隔离人员。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结合工作实际,长阳镇成立全季集中隔离点临时党支部,进一步加强集中隔离点党建工作,强化集中隔离点规范管理。
  今天,咱们一起走进这个“特殊的战场”,去看看这些活跃在“疫”线的“红色先锋”。
  召之即来 迅速集结走上一线
  命令一到,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医护人员、酒店工作人员等55名同志迅速集结,提前入住酒店,划分为防控消毒组、健康观察组、信息联络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病例转运组、人文关怀组。各组从环境布局、责任分区、接收流程、制度建设、物资准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反复演练,进一步完善流程。
  自第一批入境隔离人员入住酒店后,在临时党支部的引领下,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领工作人员日夜坚守、连续奋战,在管理服务、环境消杀、医疗救治、秩序维护、核酸检测等工作中严格落实责任,认真履职尽责。
  临时党支部书记李欣介绍说:“我们这个集中隔离点共接收了180名隔离人员,任务重、压力大。只有把支部建在第一线、让党员冲在最前沿,疫情防控才有‘主心骨’。”
  来之能战 筑起防疫“红色堡垒”
  自临时党支部成立以来,在集中隔离酒店充分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全面调动隔离点党员及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切实解决隔离人员实际困难,真正将党员、工作人员和隔离人员的三方力量凝聚起来,做到隔离不隔爱、隔离不隔情。
  3月6日下午2时许,伴随着第二批次人员入住房山区全季酒店隔离点,工作人员发现了一位“特殊”的入境同胞。来自维也纳的航班里,有一位肾功能衰竭患者,每周需要进行2~3次的透析治疗。但是入住酒店时,患者已经3天没有接受治疗,心脏出现了明显的不适感。事态紧急,为了给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相关部门迅速反应,多方研判,最终在多个部门的协调之下为患者开辟了一条封闭转运的“绿色通道”。
  为了应对治疗过程中的突发情况,隔离点成立了应急小组,及时解决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每次治疗返回后,小组成员都会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回访,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隔离期间,11次就医,也是11次悉心关照,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为民办实事的故事。
  在集中隔离的21天里,核酸采样29次,累计3000余份,个人物品和环境采样5000余管;垃圾清运17次,累计1600多箱;审查处理快递物品300余件;解决生活困难与医疗问题60余起……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临时党支部带领全体工作人员的夜以继日和忘我坚守。
  战之能胜 彰显强烈使命感
  3月27、28日,除了个别仍需继续集中医学观察的人员外,隔离期满的两批入境人员顺利解除隔离。
  “虽然党支部是临时的,但是党员的责任不临时。全体工作人员齐心协力,为急需治疗的病人开辟放疗通道、为需要的人配药……虽然每天的工作很繁杂,但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临时党支部书记李欣介绍道。
(责任编辑:胡术含)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