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朝阳区:“门前三包”怎么搞 建外街道有这“四大绝招”

来源:朝阳区文明办

时间:2022-04-13
  如何做到“让城市遇见美好”建外街道通过深化“门前三包”行动创新“四大绝招”,通过四大举措助推此项工作进一步提高城市精治、共治、法治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第一招:党建引领 建立责任管理体系
  建外街道坚持党建引领“门前三包”工作,将“门前三包”督查巡检,作为在职党员“双报到”活动内容,积极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形成“门前三包、党员引领”良好氛围。建外街道成立“门前三包”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日常检查、长效管理等工作制度,指导、协调、推进辖区内“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街道各社区包片领导“包干到片”,实地勘查,确定辖区内沿街各单位“门前三包”具体管理责任范围。
  第二招:机制完善 “巡查+执法”并行
  建外街道设立四级巡查机制。即街道检查、社区检查、物业单位检查及第三方单位巡视,街道背街小巷街巷长各社区包片领导,对辖区内“门前三包”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每周不少于两次,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责任单位整改。
  完善执法检查机制。建外街道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对违反“门前三包”较为突出的商户下达限时整改通知,予以通报,街道建立自上而下联动机制,将有形监督与有效监督相结合,保证联动执法无遗漏,城市监管无缝衔接。
  建立例会及通报机制。建外街道建立“门前三包”工作例会机制,每月召开领导小组调度会,每两月组织社区、物业单位,“门前三包”责任单位召开例会,通报问题、表彰先进,形成常态化督查考核机制。
  第三招:管理创新 “自治+共治”模式
  强化“自治”,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要求各商户“亮明身份”,明确分工,搞好自己的“自留地”。实现门前净化、绿化、美化,依托建外特色“五会”平台,落实“共治”,搭建“门前三包”共管共治平台,加强统筹联动,构建“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的良好局面。
  第四招:智慧手段 创新“融合”思维
  依托数据“融合”思维,加强与城管执法平台,“朝阳群众管城市”等平台的数据对接融合。整合“一码共治”平台,采集辖区内“门前三包”单位基础数据,对责任单位建立“一户一码一档”电子管理台账,及时更新单位信息、巡查记录、违规处理等情况,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精治、共治水平。
  “四大绝招”打出组合拳,持续提升街道“门前三包”工作效果,“门前三包”12345案件量大幅下降。接下来,建外街道将对“门前三包”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形成常态化管理,持续加强巡查,巩固专项整治效果,共建干净、整洁、和谐的家园环境。
(责任编辑:冯帅)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