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朝阳区文明办
时间:2022-04-19杨柳东风树,青青亮马河。最近,家住亮马河附近的居民赵喜枝最喜欢到亮马河边散步,享受风和日丽的春光是一方面,她更想在亮马河里找到小白条儿的身影。
小白条儿是白条鱼。曾有媒体报道,亮马河水质提升后,一度消失的白条鱼游回来了。这事儿给赵喜枝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在每当到亮马河边散步时,她总会在岸边驻足,观察水中游动的鱼儿。“河水比以前更清亮了,不仅鱼多了,水鸟也来安家。”赵喜枝感慨道。
生态治水是治水的最高境界。亮马河巨变的背后,正是朝阳区从“工程治水”向“生态治水”的跨越式转变,也是朝阳区守护一方水清河晏的决心和魄力。亮马河治理,除打造亲水水岸外,还致力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一努力首先体现在河岸的设计上。亮马河河岸采取宜弯则弯、宽窄结合的设计,这样能提高河水含氧量,增加曝气量,有利于改善生物的生存环境。弯曲的河岸形成的河湾、凹岸处还可以为水里的生物提供繁殖场所。
为让水中的动物安家,朝阳区在治理中花了不少心思。根据河道特点,科学配置,混合种植了诸如矮生苦草、狐尾藻等沉水植物和菖蒲、芦苇等挺水植物,不仅可以净化水质,还为水生动物提供了多样化的栖息场所。值得一提的是,当初治河选择周边栽种的植物时,充分考虑了物种间生态位互补,以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为主体,形成上下有层次,左右相连接,根系深浅相错落的效果。洪水位以上群落的构建选择本地树种,使水生植物与河边的灌乔木呼应配合,形成有层次的植物生态景观。
如今的亮马河,水中鱼儿畅游,岸边杨柳依依,处处呈现盎然春意,让很多和赵喜枝一样的居民成为这里的常客。“再过些时日,水中的芦苇、菖蒲长起来了,岸边的垂柳、白蜡枝叶茂盛了,走在岸边,就像人在画中游呢!”赵喜枝说。(朝阳报)
(责任编辑:王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