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延庆区:环境噪声得遏制 市民乐享“静”生活

来源:延庆区创城办

时间:2022-04-20

   噪声是一种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高声响噪声会严重影响人的学习和工作效率,甚至引发邻里纠纷和社会矛盾。近日,延庆区围绕《北京市延庆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21—2025年)》相关要求,强化噪声管理,努力缓解噪声扰民问题,推动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

  噪声防治工作聚焦完善政策制度、突破交通噪声污染治理瓶颈、深化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加强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严格工业噪声和商业固定设备噪声污染防治和提升噪声监管能力等6个重点方向,依法科学、分类施策,共制定了48项具体任务。

  妫川广场是延庆城区中心大型绿地广场,是活动最密集的场所。每天傍晚,大量市民休闲健身,在广场跳舞、唱歌、做广播操,但却忽视了震耳欲聋的音响、锣声鼓声,给周边居民休息造成困扰。

  为解决噪声扰民问题,区园林绿化局充分走访调研,采取多项措施治理广场噪声。在妫川广场七个入口及广场中心明显处张贴通告,同时对音量较大的30余个活动组织进行告知并发放《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夜间9点工作人员开始静音工作,不间断巡视,耐心劝导、劝阻市民进行集体活动;与活动组织者就广场噪声问题订立公约,对其活动时间、地点划定和音量控制等方面做出规范,引导其提升公德意识和自控能力;对于不服从管理、不听劝阻、恣意扰民,联合相关部门严格依法查处。

  目前,持之以恒的宣传已经促成市民建立形成一定的“静音”意识,经过管理人员管控,大部分市民也能够给予理解,噪声治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住在妫川广场周边小区的居民张女士表示:“广场静音工作开始之后,平日里那些歌声、鼓声的确减少了很多。现在孩子学习更有效率,老人休息得也更好了。”

  除了广场上“锣鼓喧天”的社会噪声,还有部分噪声在生活当中普遍存在,例如贯穿在城市大街小巷的交通噪声。延庆综合交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实施每月“一一总结一调度”的工作机制,多措并举、多方合力,不断缓解交通噪声扰民问题。

  针对大货车通行声音大、超速等违法行为产生的噪声,交通支队牵头,各部门联合定期开展大货车、渣土车、摩托车专项整治行动。对延下路、康张路及沿线道路大货车噪声扰民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将原有措施及时调整;专门在延下路西白庙桥下设置固定查控,配备移动警务车,24小时民警职守,严肃查处大货车违法行为。

  此外,各部门单位还在全区主要交通道路完善相关设施,有效降低噪声污染。区交通局协调相关部门在京张高铁沿线村落安装隔声窗8300平方米;百泉街道在妫川路原有基础增加195延米隔声墙;首发养护公司在原G6高速北侧安装隔声屏障100延米;延庆公路分局在张山营110国道路段加装禁止鸣笛标志,交通支队在千家店镇六道河村道路加装两处“黄”。

  在全区各部门的默契配合、不懈努力下,延庆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朝着“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道路交通噪声年均等效声级控制在70分贝以下,区域环境噪声年均等效声级控制在55分贝以下”的目标稳步推进。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方案》,督促各部门做好任务分解和措施落实工作;以商业固定设备噪声、夜间施工噪声为重点,做好接诉即办‘每月一题’噪声扰民的处理;结合即将施行的新噪声法开展宣传活动,加大对噪声违法的舆论监督和曝光力度,多并施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康来说。(延庆

(责任编辑:王健恩)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