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石景山区委书记常卫主持召开石景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195次会议。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文起,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刘海涛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当前,境外疫情持续处于高位,全国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和局部交织态势,北京面临人、物双重输入风险。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北京市关于近期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坚决克服侥幸心理,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快速响应、管控风险,按照“快、严、准、实”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迅速阻断病毒传播链条,切实织密织牢全区疫情防控网。
会议强调,要加强风险人员排查管控。围绕当前各传播链条,坚持接单即办,结合市派大数据和其他区横传线索,排查密接、次密接、电子围栏人员、同时空人员以及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进返京人员等风险人群,分级分类落实集中医学观察、居家观察、健康监测等措施。强化居家观察、健康监测人员实名制管理,做好各方面服务保障,坚持“人防+技防”,做到应管尽管。
要加强常态化外控内筛。严格落实进一步加强外控内筛四项措施,加强进返京人员管理,压实个人防疫主体责任,落实抵京后及时报备、72小时内核酸检测等措施。园区、工地、学校、医院等各驻区单位要落实职工返岗前48小时核酸检测措施。强化重点行业人群内筛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扛起责任,建立动态数据库,做到应筛尽筛。完善进口货物筛查机制,严格落实进口冷链食品常态化监测,对所有进口货物及国际邮件等定期开展检测。
要加强风险点位防疫管理。加强校园防疫,做好中小学校、幼儿园师生及工作人员常态化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落实属地与驻区高校联防联控机制,强化校地协同。加强各级医疗机构防院感工作,严格小药店、小诊所监管,落实追踪回访、核酸检测等措施。加强群众就医服务保障,及早研究相关工作方案,畅通生命通道。落细建筑工地防控指引,加强用工、安全、疫情防控等工作管理,严格实行施工现场封闭式管理。加强集中医学观察点规范管理,按照市级最新要求,强化隔离人员及服务保障人员管理,做好环境消杀,加密核酸检测频次,全面排查问题,及时堵塞漏洞。用好隔离人员管控系统,确保好用适用。
要加强社会面整体防控。公园、景区、户外公共场所要严格落实测温扫码、佩戴口罩、“一米线”等措施。加强餐馆、饭店、商超、市场、“七小门店”等室内人员密集场所防疫管理,防止扎堆聚集。加强社区防疫管理,强化工作人员防疫培训,做好个人防护。加强市场防疫管理,严格落实冷链行业“每日一检”、非冷链行业“两日一检”要求,坚持人、物、环境同检。完善市场领域用工动态台账,强化区域内大型商超进货来源管理,重点做好进口货源管理。加强对市场检测筛查工作的监督检查,对防疫不到位的进行通报曝光、停业整顿,并督促整改到位。
要加强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建设。落实“区自为战”要求,学习借鉴其他区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做好采样、流调、管控等力量储备,加快推进方舱医院筹建,加强人员培训,强化实战演练,确保各项能力建设落地做实。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与保供稳价工作,加强分析研判,拓宽货源渠道,提高各类物资保障供应能力。坚持平战结合,精心精细做好机关干部就地转化准备。提高核酸筛查能力,深入挖潜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社区等人员队伍,备足采样力量。强化区属和驻区医院、第三方机构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加强信息系统支撑。做好集中医学观察点储备,在用足用好现有隔离点资源基础上,统筹把保障房纳入储备范围,做到随时启用、即开即用,同步做好不具备居家观察条件等人员的隔离场所需求保障。完善社区、园区、楼宇、医院、养老院等人员信息台账,全面摸清人员基础底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要加强疫苗接种工作。强化组织动员,加强工作创新,持续推进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重点抓好80岁以上老人接种,确保应接尽接。
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建立常态化、机制化疫情防控会议和调度机制,坚持日常调度、专题调度和常态化调度。防控办要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卫健委、疾控中心要切实发挥专业作用,各单位要全面落实各项措施,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区领导及各部门各街道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备足应急处置力量,遇有情况第一时间请示报告并及时处置。各工作专班要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工作效率。各单位主要领导和各级干部要及时准确掌握疫情形势、防疫政策和知识,提高防疫本领。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带头落实疫情防控规定,不聚集、不聚餐。纪委监委要加强监督检查,对失职失责、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要依纪依规严肃查处问责。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会议通报了近期全区疫情防控工作总体情况。
区领导陈婷婷、齐春利、李金克、张利军、王运洪、李先侠、迟志禹、石显富、申键、王智勇、尹圆、李文化、葛强参加会议。
(责任编辑:王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