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凡人壮举 让平谷区大华山更有温度

来源:平谷区文明办

时间:2022-04-28
  2022年4月22日,新一轮疫情的爆发,又一次打破了大华山镇人民本来宁静的生活,面对疫情,“宅在家”成为了大家的共识,“少出门”成为了大家自觉的遵循。然而,在大华山镇的抗疫一线,却有一批人主动向前、默默奉献,始终冲锋在抗疫一线,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迷彩绿”变“志愿蓝” 永远在前线的“兵支书”——刘增发
  
  “兵支书”既是退役军人,又是村、社区的志愿服务者。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就有这样一位退役老兵,始终坚守第一线,担当起基层防疫“急先锋”,为广大群众构筑起一道牢固安全的疫情防线。
  大华山镇前北宫村,一位已经72岁的耄耋老人,主动请缨加入卡口下沉志愿服务工作中,他是刘增发。
  刘增发老人年轻时是石家庄六十三军部队的一名警卫兵,退伍后到外交学院进行进修,以优异工作表现被派驻到国外大使馆从事了7、8年外交工作,因此也错过了自己儿孙的童年生活。回国后,经鱼子山战友的介绍下,来到平谷区桃源胜地开始了自己耕种的田园生活。老人表示,自己游历过大江南北,在平谷度过的时间是最长的,平谷这片土地不仅带给他最甜的桃子,也让他遇见了最可爱最淳朴的平谷人民。
  新一轮疫情出现时,村里的大喇叭就没闲着过,早晨4点多晚上9点多轮流播报防疫最新状况,最新任务举措,每个人心里又上紧了一根弦。刘增发老人看到村里每个人都极力配合支部工作,支部也尽全力对村民负责,老人被这份共克时艰的团结深深感动,也想尽自己一份力,守护这片净土,于是义不容辞的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帮助卡口下沉人员完成扫码、测温、登记等工作,主动贡献出手中物资,发给一线的工作人员。
  他表示,“疫情面前没有一个人是旁观者,我是退伍军人,更是一名党员干部,有责任也有义务,为百姓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战疫一线的“准妈妈” 雷锋精神的“传承者”——砖瓦窑村干部 冯婧
  
  作为砖瓦窑村村干部,冯婧有着双重身份。她是砖瓦窑村村民的衣食父母,也是一名即将迎来新生命孕期9个多月的准妈妈。预产期5月20日马上就要到了,冯婧4月22日到平谷区医院检查胎心监护,本想检查完让家里放心后就马上投奔到新一轮疫情防控部署工作中,没想到这20分钟的等待得到的是医生建议住院的诊断。下午5点接到村委会电话,告知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经过与医生多次确认和争取,终于得到医生的临时批准,立即返回岗位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从疫情开始以来,她就以单位为家,手机24小时开机,虽然已值孕晚期,但丝毫没有影响她的工作,除了安排部署村里的工作,她还和同事一样在各个点位忙碌,每天进行疫情防控宣传、卡口执勤,数据统计、居家观察人员后勤保障等工作。
  村委员工作人员和同事心疼她让她多休息,她却说,“不能因为自己怀孕就享受特殊待遇,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关键时候一定不能退缩,一定要挺身而出,我们同事都很辛苦,我们都在尽自己的能力为村民守护好安全。”
  被疫情耽搁的婚礼 “不称职”的好婆婆 抗疫一线的“志愿蓝”——前北宫村康书方
  
  “先取消吧,疫情又严重了,等疫情好转了,再重新举办婚礼吧”家住大华山镇前北宫村的康书方说。4月23日是个好日子,本来是康大姐儿子刘浩选定结婚的日子。为了这一天,两位新人准备了好久,还特地回到老家前北宫村,布置好环境,所需用品也都准备好,婚宴上的菜都已经配好,亲朋好友也都带着诚挚的祝福,等待着吉时的到来。5点的时候,康大姐突然接到村委会通知,要马上取消婚宴。作为党员的康大姐了解情况后,为了不能给村里、镇里添麻烦,便立刻取消了婚礼并向现场亲友说明情况。
  对于这场筹备许久的婚礼康大姐和刘浩充满了期待,但是考虑到亲戚朋友的健康,想起村里、镇里、区里冲在防疫一线工作人员的辛苦,康大姐觉得取消婚礼不算什么。并且作为一名党员,在疫情关键时候,更要充分体现出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第二天,康大姐又投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为抗击疫情,用责任和担当为前北宫村村民筑牢防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责任编辑:王博可)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