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垃圾分类始于心,持之以恒在于行——石景山区“老街坊”争当垃圾分类践行者

来源:石景山区创城办

时间:2022-04-29
  垃圾分类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着节约使用资源,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随着石景山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不断深化,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市民的文明习惯。宣传引导、桶前值守、学习践行……如今,在石景山区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老街坊”参与垃圾分类的身影。
  热心宣讲当好垃圾分类宣传者
  八宝山街道联合石景山区垃圾分类宣传小队在永东北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宣讲员从易错的分类物品入手,让居民了解分类、学会分类、主动分类,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对垃圾分类知识进行细致讲解,通过鲜活的实例与数字,告诉大家垃圾每天的产生量和不正确的处理对土壤、大气、水源等生活环境带来的危害,并为大家讲解如何有效地治理这些问题。通过宣讲活动,不断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让居民真正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来。
  鲁谷街道小巷管家开展了以“垃圾分类始于心,持之以恒在于行”为主题的垃圾分类宣传实践志愿服务活动。28名小巷管家垃圾分类普法员分别在社区的垃圾桶站前进行值守宣传,同时,还向过往居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并入户向居民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耐心指导当好垃圾分类引导者
  苹果园街道组织小巷管家志愿者开展了“垃圾扔前分一分,绿色生活一百分”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小巷管家志愿者作为垃圾分类普法监督员,在垃圾桶前监督、指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清扫桶边遗漏垃圾。通过面对面地引导,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帮助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的参与率和正确投放率。
  五里坨街道组织小巷管家携手社区垃圾分类普法监督员在和煦小区、99号院小区共同参与桶前值守,引导社区居民正确分类。在桶前值守过程中,小巷管家一边接过居民手中的垃圾,一边将厨余垃圾里的纸屑塑料袋等分拣出来,并细心地给居民讲解如何分类,使不了解垃圾分类知识的居民,加深了对垃圾分类的识别和认知。小巷管家认真负责,热情服务,用实际行动带动社区普法监督员规范地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和主动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用心学习当好垃圾分类先行者
  五里坨街道天翠阳光第三社区在社区活动室开展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工作人员通过PPT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大家介绍了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基本情况、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有利性,并细致讲解了日常生活中容易混淆的垃圾,针对日常生活中垃圾分类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答疑解惑。“老街坊”们在活动中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主动分类的习惯,助力文明创建。
  八宝山街道的垃圾分类驿站配有最新型的智能投放系统,居民可以通过分类投放获得相应积分,储存在个人的“绿色账户”中,兑换相应礼品。垃圾分类驿站还定期进行“石分达人”积分兑换设备讲解、厨余垃圾分解设备讲解以及驿站其他功能讲解。“老街坊”们在这样的氛围下,即便是对垃圾分类不感兴趣的居民,也都开始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大大提高了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大家也慢慢形成习惯,在家里准备了多个垃圾桶,从源头上进行分类。
  垃圾分类需要久久为功、全民参与。下一步,石景山区将以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为契机,不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及宣传实践活动,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带动更多市民参与垃圾分类,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责任编辑:冯帅)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