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同心战疫情,房山区第一医院在行动

来源:房山区文明办

时间:2022-05-09

  近日,北京市房山区突发疫情,续发和隐匿传播风险高,情况紧急,形势严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房山区第一医院闻令而动,积极响应,迅速部署,全力开展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始终坚持上下“一盘棋”,全院各科室、党员干部、普通群众,众志成城、勇担使命,奋力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为房山区人民健康筑牢安全屏障。

  迅速集结队伍 奔赴抗疫一线

  为快速阻断病毒传播风险,接到外出核酸采集任务后,医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召开工作会进行安排部署。

  院领导日夜坚守、靠前指挥、精准施策;医务科、护理部、人事科、信息中心、采供中心等多部门联动,连夜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集结动员、人员选派、组建队伍、物资筹备、信息保障等工作,迅速凝聚起同心战“疫”的强大合力。

  自4月23日以来,集结31名医护人员进驻隔离点工作,先后派出1400余人次前往房山城关街道、窦店镇、石楼镇、蒲洼乡、青龙湖镇、琉璃河镇等118个采集点,为当地居民开展全员核酸采集工作。

  坚持以快制快 开启花样核酸

  房医核酸采集队身披“战甲”再出征,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科室,却抱着同样的信念,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完成核酸采集任务。他们大多每天凌晨4点整装出发,清晨6点抵达采集点,了解工作现场,迅速清洁消毒,优化采集流程,合理分配人员,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全员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他们昼夜兼程,每天连续工作10余个小时。防护服穿脱一次非常繁琐,为便于工作,他们常常连续几个小时不喝水、不吃饭、不去厕所,一顶帐篷、一张桌子、一袭白衣,便是一盏明亮的灯塔。

  为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开启“花样”核酸检测。他们深入社区乡镇,挨家挨户甚或徒步爬楼,为居家隔离人员、活动不便的高龄老人、残疾人员等提供上门服务;还将核酸检测带到了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床边墙头、河边路边,真正打通核酸检测“最后一公里”,实现核酸检测“零距离”。

  他们是最温暖的大白,每当遇到情绪不安的居民、哭闹的孩童,都耐心地进行解答疏导……她们用最温馨的语言安抚着人们焦躁的情绪;用最娴熟的技术,极大缩短了居民的等待时间,真正做到了既保“质”又“量”。

  前三轮的区域核酸采集工作中,房山区第一医院核酸采集队累计采集核酸标本41万余份,后续采样工作还在持续进行中。

  共同克服困难 保障院内诊疗

  自疫情发生以来,医院全员停休,24小时在线,始终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诊疗活动的主线。

  医疗、护理、医技、行政、后勤等多部门成立疫情防控应急小组,坚决做到“疫情防控、日常诊疗”双管齐下,在巩固科学防控的基础上,积极做好日常医疗服务工作;门诊各科室严格落实三级预检分诊、加强消毒防护,严格执行“一医一患一诊室”制度,看病就医秩序井然;各病区全力支持核酸采集任务,主动克服人员紧张问题,确保住院患者日常诊疗不松懈;临床医务人员、行政后勤人员、保洁、保安和食堂第三方人员等,每天进行核酸检测,切实做到“应检尽检”;业务主管部门加班加点、协同作战,及时研判各科室乃至全院风险点,强化细化各项防控措施……

  全院上下同心同德,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安全有序的就医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疫情期间就医需求。

  丹心寸意,皆为有情;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刚刚走上岗位的年轻人,有身先士卒的老党员,有离家重返“战场”的老员工,有并肩作战的伉俪……大家都默默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用实际行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展现出医人的责任与担当。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我们坚信阴霾终将过去,阳光依旧温暖!

(责任编辑:王健恩)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