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22-05-09在这个战“疫”时期,玉桥有一群可敬的逆行者。他们有的是就近报到的区下沉干部,有的是舍小家为大家的社区工作者,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用主动担当诠释初心使命。
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下面就让我们来倾听他们的抗“疫”故事。
01 社区来了一个“新社工”
“您点击这里勾选咱们社区,选项需要划到倒数第三个……”不少来到玉桥南里南社区办事儿的居民发现,台子后站着位挺拔秀气的生面孔,解答疑问、接打电话、安抚居民……她举止丝毫不慌,表情十分淡定,俨然为民服务的一位“老手”。这位居民眼中的“新社工”,社工眼中的“好帮手”,就是来自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在职党员张蕊。
来自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在职党员张蕊积极助力防疫工作
4月末,接到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就近下沉基层的消息时,张蕊还在居家隔离。看到屋外核酸采样一轮又一轮,社工每天夜以继日地忙碌,张蕊看在眼里,一等解封,她立刻对接社区填补防控缺口,希望能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大家缓解一些压力。
社区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刚火速开展完疫情防控知识和流程培训,张蕊当场上岗“服务员”“话务员”。如何解决健康宝弹窗、如何开展流调还在脑中浅浅流转,电话就已经一个接一个地打来。
在居民诉求和风险排查面前,时间比什么都珍贵。张蕊支起耳朵听社工与居民沟通,默默熟记高频问题、学习说话技巧。靠着边干边学、举一反三,张蕊迅速完成了从不时求助他人到能独自为居民答疑的“华丽转变”。
“太忙了,实在是太忙了。真正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才能懂得社区工作者的辛苦。”张蕊说,“在这么难的时候,能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大家都是共同体,得一起扛过去。”
“上手特别快,特别认真负责,跟社工没两样。”玉桥南里南社区党总支书记刘羽佳对张蕊赞不绝口,“这是我们真正的支援和助力。”
02 不眠不休的48小时
“走过你走过的路,吹过你吹过的风,不算相逢不算相拥,算密接、次密接!”最近,网络上流传的这句话成为了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工作人员张娜的口头禅。4月26日起,确诊病例逐渐增多,密接、次密接人员的信息核实与管控工作量迅速增加。“以前可能每天十来个人,我一个人就搞定,结果没想到28、29日,人数一下增加到一两百人。”张娜介绍,那两天她一直坐在电脑前,整理管控人员名单、确认所属社区、电话核实居民信息,最终确保管控落实到位。
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工作人员张娜积极参与防疫工作
还记得有一位次密接管控人员,早上凌晨四点突然告诉张娜自己回玉桥了,因为出租房住不了,只能在公园里待着。了解这一情况后,张娜一边安抚这位居民原地等待、千万不要随意走动,一边联系卫健委申请隔离酒店、联系街道申请转运车辆,还需要实时关注平台密接人员信息。一直协调到11点多,张娜穿上防护服,带上一位同事,一起开车将这位次密接人员送到了隔离酒店,完成第一位由街道负责转运的次密接人员工作。
从上午到傍晚、从深夜到清晨,张娜眼睛一直盯着电脑,手里的电话响个不停,面对逐渐增多的工作量,她想得最多的就是快一点,再快一点。两天两夜,同事们都扑在了核酸采样现场,张娜一人在单位电脑前,这样没白天没黑夜地忙碌着,熬了48小时后,突然出现眩晕、眼花心慌的症状。
还好后来街道成立了密接人员管控专班,来了3位小伙伴过来帮忙,张娜才缓解了这连轴转的状态。“这段时间幸好有我这些弟弟妹妹过来帮忙,大家回家都拿着电脑,把电脑屏幕当成夜灯,把信息提示当成闹钟,第一时间将密接人员管控到位。”不论是24小时在线,迷迷瞪瞪地睡觉,还是晚上回家腿脚肿胀,张娜觉得再苦再累都不怕,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保证工作落实到位,让疫情防控工作措施管控到位,将传染风险降到最低。
03 抗疫一线的社区书记
“您别着急,健康宝怎么用不了了,您慢慢说,我来帮您解决……”还没到上班时间,柳岸方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张爱民就已经开始处理工作电话,这边还没说完,另一部手机又响了起来,屋外还坐着找他办事的居民。防疫期间,作为社区书记,张爱民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每一位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乃至每一位居民,都是她关心的“孩子”和“家人”,而真正的家人不知道多久才能轮得上跟她坐下来聊会儿天、吃一顿温馨的晚饭。
柳岸方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张爱民认真工作
在同事眼中,张爱民是个雷厉风行、果决勇敢的“女战士”,干工作不知疲倦,遇到困难时属她最冷静睿智,总能破冰前行,但最近,“女战士”也有些扛不住了……
柳岸方园社区虽然人口不多,但居家隔离人员可不少。张爱民除了要做好区域核酸筛查工作,还要解答各式各样的居家管控问题,“每天早上5点多上班,一直到半夜才能回来,每天只能浅睡3个小时,总害怕有居民打电话我没接到。”张爱民说,一段时间下来,不仅声音变得嘶哑,胸口也时常发闷,医生劝她休息两天,但张爱民哪放得下这些居民,一出医院就又到工作岗位上了。
工作中的张爱民总善于化解别人的情绪,自己却从不把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但是张爱民的辛苦付出,朝夕相处的同事们都看在眼里。社区工作者王天一回忆,张书记总是社区最后一个下班的,“有时候早上来了倒上一杯热水,到中午也没来得及喝上一口。”
越是关键时刻,越显尽责担当。疫情之下,还有许多默默付出的共产党员,他们用无声、无畏的付出,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为春日增添一抹暖意,让我们为他们点赞!
(责任编辑:王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