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凌晨,天空还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北京的气温也由前几日的33℃骤降至9℃。在右安门街道西铁营村8号院足球场核酸检测点,一条“老年退休联合党支部”和一条“服务大厅联合党支部”的红色条幅有了雨水的浸润,在绿色球场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
为了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根据本市疫情发展态势,5月7日至9日,包括丰台区在内的5个区,连续开展三轮区域核酸筛查。8号院足球场检测点作为西铁营村设置的4个核酸检测点之一,极大提升了村域居民核酸检测的便利度覆盖率。
据介绍,西铁营村所辖2个回迁小区,15栋楼,常住人口6200余人。作为右安门街道核酸检测覆盖人员最多的社区(村),西铁营村共设置了4个核酸检测点,确保所有居民能够就近就便完成核酸检测。由于本轮核酸检测工作量大,人员配备有限,在村两委的指导下,西铁营村将党支部搬到了疫情防控一线,“老年退休联合党支部”和“服务大厅联合党支部”牵头,集中了村里党员、干部、骨干力量、青年志愿者近50人,在信息采集、维护秩序、数据上报、后勤保障等岗位上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请大家准备好身份证,保持两米间距。”今年55岁的吴会萍是老年退休联合党支部的党员。这几日,她的主要工作是维持秩序。别看这个工作没有技术含量,面对周边每天3000余人的检测任务,一天喊下来,嗓子也是又渴又干。吴会萍说:“为了做好自身防护,我们穿戴好防护装备后基本就不喝水了,要不还得来回更换,怕耽误时间。”
像这样的情况,丰台区融媒体中心下沉干部张潇也深有同感。张潇做的主要工作就是站在通道外围对居民进行引导,同时提醒大家扫描健康宝。“5月4号那天,气温得有33度,这个检测点周边也没有遮阳的地方,一天下来,嗓子都快冒烟了,但是为了防疫安全我也不能喝水。”张潇回忆说,“好在可以轮岗休息,一天下来,看到其他同志也很辛苦,真是发自内心地为我的‘战友’,也为自己点赞。”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方便居民能够应检尽检,该点位专门开辟了老年人、残疾人优先通道,有效减少了大家的等候时间。笔者在现场看到,每次有乘坐轮椅的老年人来到点位门口,工作人员都会主动上前推一把、抬一下,排队的居民也会适当让一米,让核酸检测工作既高效又温暖。
当前与疫情的较量正处于胶着状态,管好社会面是其中关键的一个要素。西铁营村党总支书记李国旺说:“在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的统一组织下,这次核酸检测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支部建在点上是关键,同时也离不开街道点长、村干部、市区下沉干部、医护人员的通力合作,大家相互配合,建立沟通机制,有问题及时解决,为我们每天顺利完成检测任务奠定了基础。在此也感谢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为我们织密防疫网贡献了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冯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