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房山区文明办
时间:2022-05-17平凡铸就伟大,在房山区西潞街道西潞园社区防控一线,这些平凡的社区工作者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壮举,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
守牢防控阵地。他们是社区“守护人”,更是平凡“真英雄”!
“贴心人”才是“真英雄”
杨国威所包的楼有三个单元被封控,他每天都要为这些居民送快递、送物资、清理垃圾,安抚他们紧张的情绪,解决他们在居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封控单元中有一位居民遇到了困难,急得团团转。原来是他父母住别的社区,一位行动不便、一位生活不能自理,一直都是他在照顾。这样一封控,老两口就没人照顾了,让他很是担心。了解到这一情况,为了既保证封控政策得到落实,又不能眼看着老人没人管,杨国威毫不犹豫地答应自己去照顾两位老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位居民居家期间,杨国威为老人送饭上门、打扫卫生,清理排泄物,像照顾自己长辈一样照顾着两位老人,让居民感动不已。他说,“说感谢不足以表达我的心情,社区的干部真不容易,你们是真的英雄!”
“退役兵”勇当“守护人”
杨丛显是一名退役军人,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优良作风,工作认真负责。每天早上他总是第一个到达核酸检测现场,早早地布置场地,晚上也总是收拾完场地最后一个离开。
他主动承担协调转运密接人员的任务,一次次在夜晚将密接人员安全送上转运车。他说,“我家离得近,方便。”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和英雄事迹,却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认真付出,守护一方平安。
“舍小家”只为“顾大家”
臧珊珊是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疫情发生后,为了坚持工作,她在得知自家社区要管控后,硬是把三岁的小儿子留给了爱人照顾,自己住在别的住处,保证每天上班。
她每天在核酸检测现场,从早到晚,忙忙碌碌,对接医护人员,安排现场人员,运送采样试剂,几乎没有按时吃过饭,为核酸检测有序开展无私忘我地工作。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大数据排查工作也是一个苦差事。社区承担这项工作的张嫚和纪冬东24小时在岗,既要随时盯着派单,又要每天接待大量的社区居民咨询,工作重复琐碎,但她们一直保持谨慎的态度,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还有邵雪英、田海珍,带病坚守在疫情防控的岗位上,有时忙起来都会忘记吃药。
同时,辖区各单位下沉干部、老党员、居民志愿者等也来到西潞园,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并肩抗“疫”,共同上阵!
疫情防控的“同盟军”
阚勇刚来自北京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总队十三支队,家住西潞园三里。自疫情以来他就是居委会人员的亲密战友,一起布置场地,一起轮岗扫码,一起收拾场地,样样全能。杨雪来自市气象局,在核酸检测现场总能听到他大声地提醒居民:注意保持两米间距。人保局的志愿者也主动上阵,加入到核酸检测点的信息录入工作。辖区商户延帅因暂停营业,每日来核酸现场维护秩序。大学生志愿者更是社区的得力帮手。有了这么多人的共同努力,社区战“疫”更有激情更有力量了!
封控楼门的“守护者”
在任务最艰巨的时候,社区要同时封控9个单元。居委会人员白天既要保障核酸检测现场工作,又要兼顾封控单元门安全工作,实在有点力不从心。社区老党员们主动请缨,毕占茹和伊俊海两位70多岁的夫妻党员齐上阵,搬个小马扎坐在封控单元门口一坐就是半天。靳小强、丁爱华、李山林、李景山、王金龙等几位党员和居民志愿者更是尽职尽责,来回地巡视,耐心做好居民的疏导和劝解工作。
勇敢逆行的不止他们,蓝天救援队也多次为社区开展全面消杀,物业公司对公共场所、重点部位进行每日消杀,保证无死角、无遗漏,最大程度保障环境空间的洁净、安全。
他、她、他们、她们只是这次西潞战“疫”群像的一个缩影,他们用奉献和行动搭建起防疫的基石,世上本没有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普通人。疫情还未结束防控不能松懈,让我们共同守护这方阵地,我们终将迎来“疫”散花开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