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跑出民生保障“加速度”(图)

来源:海淀区文明办

时间:2022-05-17

  近日,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辖区内出现多例阳性病例,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保障群众健康安全,经市、区疾控部门研判,街道部分区域实行临时管控措施。

  街道领导班子靠前指挥,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工作指挥部,设立综合协调、封闭管控、核酸检测、人员发动、物资保障等5个工作组,确保人员、物资快速部署到位,形成“1+5+N”纵通横强高效协同作战体系。

  区域临时管控后,居民的生活节奏慢了下来,但北太的民生保障却实现了“加速度”。为保障管控区内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采购不受影响,街道连夜与物美超市、超市发等单位联系对接保供需求,逐一落实与各社区对接的超市门店,要求备足丰裕货品、保证充足运力,确保一天至少两个时段集中配送。

  据了解,各社区都有印制张贴的物及超市发购物二维码,居民们通过扫码下载APP即可手机下单购买生活必需品。各社区还通过公众号、微信群等线上渠道开展宣传,并分享简单实用的手机下单操作流程视频,让不会网上订购的居民也能实现“码”上下单。

  “那天早上一醒来听说封了,当时说赶紧囤点菜,盒马、每日优鲜什么的都没订到货,开始慌了。后来了解到街道对接了超市发,我爱人在网上就把这些东西给定到了。物资只要保证供应,人心就会定下来。”天兆家园社区的姚先生说道。

  “菜篮子”满了,配送服务又如何跟上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尽可能避免快递小哥、外卖员等外部人员靠近管控区造成“弹窗”等问题,各社区在距离小区100米左右的地方,利用转运货架和警戒线等工具,设置起了疫情“防护墙”,便于他们实现无接触配送。不仅如此,工作人员们还会定时对放置在货架上等待“转运”的货品进行消毒消杀,全力确保外部配送人员的健康安全。

  “有些外卖快递弹窗,生活物资就送到小区外面的路口,我主要是负责把物资运到小区门口,保障最后的100米。还有一些我们小区居住的老人有困难,我们也帮忙服务。”天兆家园社区志愿者路红英说道。据介绍,一般居民在其他平台下单的快递、外卖,都由物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一起,担当起了这最后一百米的“摆渡人”角色。

  疫情发生后,还有许多市、区属下沉干部也当起了物资配送的“摆渡人”,市委党校的下沉干部刘征就是其中一员。她在将两个孩子托付给家里老人照顾后,便主动挑起了物资配送的“担子”,“我家就在后面这栋楼,我是北太人,保护好‘大家’,就是守护好‘小家’。”刘征说道。

  “瞧上了!谢谢!”家住天兆家园小区9号楼的韩老太让女儿代为转达了她的感激之情。韩老太今年71岁,在天兆家园社区实行临时管控措施的第一天,因为胆囊炎导致她的腹部正中间和右侧疼得厉害,急需看病就医。

  “当时我和家人到处联系,都没有合适的医院接收,幸好‘小燕子’帮我通过街道联系到了海淀医院,还为我安排了床位。”韩老太口中的‘小燕子’,是天兆家园社区的社工王燕,她是这次管控的“就医工作专人”之一。

  据了解,面对此次疫情管控区范围大、高龄老人多等问题,街道主动向前,第一时间成立了管控区医疗保障小队,并为管控区内17个社区,建立由专业医生、街道负责人以及“就医工作专人”组成的就医联络群,“线上+线下”全方位提供保障,高效、规范、及时满足管控区内居民的医疗需求。

  此外,对于有用药需求的居民,各社区也会安排就医工作专人帮助居民及时取回,并送到他们手中。

  “如果居民有危急情况,120是直接可以进来的。另外,像癌症、需要透析等定期治疗的患者,他们可以直接跟医院对接,我们帮他联系闭环的转运车。5月13日,有一位急性胆囊炎的病人,顺利到医院进行了救治。当晚,还有一位透析的患者也顺利到达医院,而且他因为没有人陪同,是我们社区工作者陪同他一起去的。”天兆家园社区党委书记石说道。

  自街道部分区域实行临时管控措施以来,地区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和各方社会力量一起,化身“引导员”“宣传员”和“保障员”。他们用守望相助汇聚抗疫“暖流”,体现出北太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这个紧要关头,希望就在前方,曙光就在眼前,相信胜利必将属于我们,胜利也一定属于我们!

(责任编辑:王健恩)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