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房山区文明办
时间:2022-05-18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格外严峻。房山区城关街道妇联迅速行动,组织动员村和社区46支巾帼志愿服务队共计1000余人,以最快速度、最有力措施应对疫情挑战,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永安西里巾帼志愿队——力量与智慧并存
城关街道永安西里社区党支部书记、妇联主席、市级“三八”红旗手李春燕,自疫情爆发以来,按照街道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积极组织社区两委工作人员和巾帼志愿者,迅速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她以身作则,冲在防控第一线,带领社区巾帼志愿者给居家观察人员送物资,协调物业做好小区环境消杀等工作。特别是4月24日小区出现密接人员以来,单元楼管控和大数据排查经常是连夜进行,再加上连续多日的区域核酸检测工作,社区工作量极大,但她和她的队伍毫不退缩,而是干脆常驻社区不休不眠,全力投入到工作中去。除了工作“拼命”,李春燕和她的队伍还很擅长动脑,为更好地动员居民参与核酸检测,文艺特长的吴姐把核酸检测的重要性、防控知识等编成顺口溜、小段子,利用广播、小喇叭进行播放,起到了极好的效果。
东街巾帼志愿服务队——发动家人共同作战
面对疫情大考,东街村自4月26日以来封控了8个单元,共封控100余户。村党支部副书记、妇联主席刘振莲号召妇女姐妹建起了50余人巾帼建功志愿服务队,她们以最快的速度调配人员和物资,给了居家人员殷实的物资保障和暖心的关怀。副主席李亚敬更是带着妹妹及女儿参加村核酸检测数据录入工作。她的女儿今年19岁,今年大学二年级,她利用课余时间坚守在志愿者的岗位上和妈妈一起工作。李亚敬的妹妹为二胎妈妈,面对疫情,她主动将年幼的两个孩子交给父母照看,然后也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前线。东街的巾帼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坚守和信念,展现了新时代的“巾帼”风采。她们是现在的“木兰战士”,也是一抹光辉夺目的“巾帼红”。她们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气和担当,用肩撑起了东街抗击疫情的“半边天”。
化四巾帼志愿服务队——闪耀七朵“金花”
化四社区有七朵“金花”,牛蕊、王智慧、田彩凤、扈巍、林晟楠、杨海燕、石雪莉。在党支部书记牛蕊的带领下,社区两委6位女同志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她们舍小家,为大家,连续多日在居委会同吃同住,她们是同事,更是“战友”,在烈日下、风雨中,一路逆行,用汗水和笑容温暖着每一名社区居民。比如林晟楠,她是化工四厂社区两委委员,为了不影响工作,把11岁的女儿送回老家由年迈的父母照看。在她的带动下,每周只休息一天的丈夫莫一也主动提出到防控卡口,成为一名战“疫”志愿者。当核酸检测点缺人的时候,夫妻二人更是齐上阵,一起扫码登记录入信息。居民纷纷称赞,林晟楠却总是说:“关键时刻,能为社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儿,我们都心甘情愿。”
丁家洼巾帼志愿服务队——贴心关爱残疾人、老年人
丁家洼村党支部副书记、妇联主席高淑霞带领村志愿服务队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她每天在岗15小时以上,和其他妇女同志一起做好居家居民服务和核酸检测工作。她们头顶烈日,提醒居民排队等候时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有的老人听不懂,她们就一遍遍耐心地讲,看见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或残疾人,便主动上前搀扶。高淑霞说:“我们要用实际行动牢牢守住疫情防控的责任墙,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丁家洼村妇联还积极探索关爱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新举措,考虑到他们岁数较大或行动不便,便积极为老年人、残疾人、孕产妇等特殊群体开通核酸检测“绿色通道”,为他们提供优先检测服务,做到特事特办,让特殊群体核酸检测“零等待”、不犯难。
洪寺巾帼志愿服务队——姐妹花齐当志愿者
洪寺村巾帼志愿服务队中的两名志愿者是村里出了名的巾帼志愿姐妹花:谷文和谷美。疫情期间她们的工作单位施行弹性工作制,二人均居家办公。当得知村里招募志愿者时,她们第一时间报名,义务参加防疫卡口执勤工作。执勤的时候,偶尔遇到不愿配合、说话难听的村民,她们都能耐心劝导,全程尽职尽责。洪寺村户籍人口5735人,因为拆迁,居住比较分散。为了更好地防控,妇联主席马志娥,在工作中主动担当作为,第一时间组织广大妇女同胞建立了60余人的巾帼志愿服务队,协助村委会完成核酸检测、卡口执勤、现场消杀、人员排查等相关工作。在洪寺村的防控工作中,处处都有巾帼志愿服务队的身影,她们不怕脏,不怕累,听从命令,服从指挥,牺牲自己的时间坚守岗位,默默地做好村委会交办的各项工作,为村民提供安全的生活保障,助力抗疫,彰显巾帼责任担当。
(责任编辑:王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