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房山区燕山地区迎风街道凤凰亭社区工作纪实

来源:房山区文明办

时间:2022-05-25

  社区服务精细化 新任“群主”有妙招

  “小赵,我这‘弹窗’到期了,怎么解呀?”

  “同志,3号楼一单元停水了,该找谁解决呢?”

  “现在核酸检测点几点人少呢?孩子着急上网课,排队时间太长赶不及呀!”

  一早,燕山地区迎风街道凤凰亭社区工作人员打开微信群,处理居民提出的各种问题和事务。面对北京市新一轮疫情形势,作为服务居民的第一线,社区疫情防控工作重、任务紧。针对该情况,凤凰亭社区通过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创新工作模式,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充分整合资源,高要求、高效率推进疫情防控工作。

  “我们社区居委会一共有工作人员9名,每人负责4到5栋楼,楼中所有居民的需求就是我们的日常工作。”社区书记金丽介绍道。这些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通知居民做核酸检测、处理“弹窗”、停水停电协调物业等等,由于长时间对接固定楼栋和楼长的辅助,他们对该范围内的居民情况了如指掌。“医护人员不了解地形,上门核酸时我们都会同去。这家老人听力不太好,敲门声得大一些;这家孩子经常上网课,这个点得小声敲门说话……”社区工作人员赵晓雅掰着指头细数,自己对接的居民情况已经印在脑海里。由于多数信息由微信群通知,她开玩笑称自己是居民楼“群主”,负责“群”里的大小事务。

  专项事务专人 模式互补居民 

  网格化模式的优势明显,但也存在问题:对于专项事务,难以做到每个人都能专业应对。对此,凤凰亭社区建立每周一培训制度。会上,由专业人员做培训,例如最新的防疫政策、风险点位、解“弹窗”步骤等,如有更具体的问题或复杂的情况再单独询问,最大程度提高工作效率。“除网格化管理之外,我们结合每个人的特征和情况分配专项工作。”金丽说道。例如,细致耐心的郭子乐同志专门负责信息登记与核对,掌握上门核酸的所有情况,由她通知“群主”,“群主”再联络住户。所以,别人还能忙里偷闲、一张一弛;她却忙时整理居家人员信息,“闲”时还需培训同事,繁忙无

  网格化管理模式提升对接效率;专人专项工作模式保证专业度和准确性。两种工作模式相结合,极大提高了社区工作运行效率,同时提高的,还有居民的好评与满意度。

  守好这条“线” 社区这样“防”

  从“五一”到现在,社区防疫工作始终保持高强度运转,全体停休、随时机动。除社区工作人员之外,社区的6位协管员,也是守护“疫”线的重要力量。郑志义的工作场地是核酸检测现场,作为协管员中唯一的男同志,秩序维持、物资运送、设备维修,重活累活全部包揽、从不抱怨。五月中旬的太阳光线灼人,几天下来,遮阳帽也挡不住皮肤晒得黝黑。

  除核酸检测点之外,封闭管控单元入户核酸也是一项重点工作。最忙的时候,赵晓雅一天要做119人上门核酸,日均步行数2w+。然而,他们却说这并不是最累的时候。“最累的时候,是做思想工作。”社区工作人员杜海艳说道。流调电话中,居民的不理解和不配合;密接人员的愧疚和情绪低落;封控单元其他住户的埋怨和质问……“要安抚这些负面情绪,我们要时刻保持积极的态度,苦中作乐吧……”杜海艳苦笑道。他们确实是“苦中作乐”,公交车停运,他们租共享单车6点准时到岗;流调派不分昼夜,他们轮值夜班打电话到凌晨五点……

  社区工作人员丁晨的爱人是警察,入驻单位已半个多月。由于经常打流调电话到凌晨,两个孩子经常和妈妈一起凌晨两三点入睡。“没什么不容易的,成习惯了。疫情总会过去的,对吧!”丁晨说道。 

  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社区的战斗堡垒作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迎风街道凤凰亭社区,10名社区工作人员站在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筑起一座真正的“战斗堡垒”。

(责任编辑:王健恩)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