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平谷区垃圾分类显文明,精细处理见成效

来源:平谷区文明办

时间:2022-05-27

  家住滨河街道承平社区的李阿姨给家人定了条规矩,每天做的饭尽量“光盘”,垃圾不分类不许出家门;在兴谷街道腾龙家园,居民王奶奶家里添置了踩踏开盖的厨余垃圾桶,孙女说这么扔垃圾就不用弯腰了;平谷镇太平街,居民艾女士在扔垃圾时被儿子拦下,“老师说核桃壳属于其他垃圾,不是厨余垃圾”。

  垃圾分类正在一点点改变着平谷人的生活

  区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对标对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任务,贯彻执行《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大力开展“乱投放”治理行动,教育引导居民争做文明垃圾分类引导员,美化家园环境,助力平谷区文明城区创建工作。

  积极宣传动员

  结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两周年和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宣传、志愿服务、桶前值守、“小手拉大手”等活动,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2509次。组织开展精准入户宣传,针对上班族、租户等重点人群,老旧小区、分类薄弱小区(村)等重点地区,被通报、投诉多的重点点位,加强精准宣传指导,累计入户宣传15.99万户。

  强化桶站值守

  设立普法监督员3057人,发挥普法宣传、指导纠正、举报反馈作用。在配备专职分类指导员基础上,整合各类人员,分群体、分站点、分时段开展边值守,明确桶站责任人和社区责任人,对值守人员履职情况加强考核管理,解决“不敢管、不会管”问题。逐步增加桶站智能视频监控等技防设备,通过人防和技防相结合,实现24小时在线监管,为入户精准宣传和执法取证提供支撑,推动居民自主投放准确率提高。

  推进示范创建

  积极开展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村)创建,充分调动各居住小区(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目前全区已有35个小区(村)参与2022年第一批、第二批市级示范小区(村)创建,已有80个小区、村被评为“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村”。

  推广“一桶一码”

  建立垃圾分类全链条监督机制,推广“一桶一码”管理模式,逐步对所有分类桶进行编号管理,每个垃圾桶明确责任人,实施“不分类不入桶、不分类不进站、不分类不收运”,后端监督前端,实现桶、站、人管理闭环,压实各环节主体责任,为源头追溯提供支撑。

  推动垃圾减量

  一是完善再生资源体系建设。设置分类驿站310处、可回收物交投点452处,区级可回收物分拣中心今年累计回收处理再生资源14420.6吨。二是落实非居民计量收费。完成1821家非居民单位厨余垃圾收运合同签订,新版合同签订率99.8%。三是推进全流程精细化系统建设。59辆运输车完成称重改造,2座末端处理厂称重设备运行稳定,实时数据接入市区管理系统。

  深化执法检查

  聚焦市区检查通报问题点位、“接诉即办”群众诉求集中区域,集中力量开展“城管执法进社区”,探索入户开展法治教育,2022年城管执法系统立案1952起,罚款20.887万元,检查小区、村1541个次,警告1578人次,处罚328起,罚款4.497万元。

  垃圾分类文明  精细处理 久久为功

  平谷区将持续贯彻垃圾分类要求,提高广大群众环保意识和文明素质,不断探索垃圾分类新方法,为建设美丽平谷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王健恩)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