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房山区文明办
时间:2022-05-30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战“疫”中,房山区南窖乡的“巾帼英雄”挺身而出、奋勇争先、逆行而上,在疫情防控攻坚战中亮出巾帼底色,让抗疫一线处处闪耀着“巾帼红”。
奔走在防疫一线的“娘子军”
在南窖乡水峪村井然有序的核酸检测采样现场,有一群身着防护服的美丽身影——水峪村妇联志愿者。她们是一群娘子军,每天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扫码登记、维持秩序、开通学生绿色通道、搀扶老人、巡视劝导……不惧辛苦义无反顾地坚守在抗疫的岗位上。
面对疫情防控任务,他们顾不上需要照料的孩子、年迈的老人,他们舍弃了小家,勇敢地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成为最美的逆行者, 用最柔软的双肩担负起重担,用实际行动勾画出凝聚巾帼力量,展示巾帼风采的最美画卷。
妇联主席打“前锋”
付秀梅是乡妇联专职副主席,也是南安村的下沉干部。4月24日疫情爆发,她便前往南安村驻守防疫一线。从早7点到晚9点,52岁的付大姐始终坚守在核酸检测入口扫码登记岗位,“入口扫码登记是关键,入口工作做不好,接下来全乱套了,我上!”她坚定地请示要做“前锋”,打前站。对于手机操作不熟练的村民,她都耐心的指导,一个礼拜过后,村民几乎都会自己操作扫码了,笑着说“都是付师父教得好”。乐观爽朗,说话嘴角挂着笑的她,常常为大家带来正能量。
5月11日,已经连续“作战”半个月的付大姐血压升高,头晕头痛,当天晚上,大家有入户夜查任务,她顾不上身体不适,换上防护服,迅速出发,走街串巷,一直忙到夜里11点。回到家,卸下一身疲惫,她瘫坐在沙发上,呼唤老伴儿,“快给我找降压药,明天还要继续工作”,付大姐心心念念的依然是防疫工作。
没日没夜“工作狂”
“有事找思远”是南安村村民常挂嘴上的一句话。胡思远是村妇联主任,从疫情爆发开始,她每天的工作时间是早上7点到深夜,每天有接不完的电话,嗓子都冒烟了也顾不上喝一口水,饭总是放凉了才想起吃。“我是妇联主任,当然要发挥带头作用”思远笑着说。
瘦小的身影跑前跑后,电话时刻紧紧攥手里,“婶儿,今天怎么没来做核酸呀?快过来吧!我们等着您”,已经晚上8点半了,拿着当天的登记台账,胡思远嗓音沙哑,逐个给几位村民打起了电话。“您放心,我们立刻联系处理”,凌晨3点,胡思远的电话响起,村里一位老人病重,需要及时外出就医,刚刚入睡的她,赶忙起身联系,确保老人及时入院治疗。
她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我到家孩子们都睡了,我出门孩子们还没醒,也顾不上了”,思远苦笑着,“先忙工作吧,大家都不容易”。她也想陪伴在孩子们身边,但职责所在,此时,村民们更需要她。胡思远以身作则,从来不喊苦喊累,同时号召村里的妇女们积极投身防疫工作,为防疫做贡献。
退休妇女主任“再出山”
郑兰玉同志曾是南安村的妇联主任,疫情爆发后,主动请缨,加入防疫小组。已经66岁的郑大妈,本可以在家享清福,但作为一名老主任,她时刻记挂着村里的大事小情。“我是一名老党员了,对村里的情况很熟悉,还能发挥余热,就过来帮帮忙”,郑大姐乐呵呵地说。额头上的汗珠不时从她的脸颊滑落,她拿起纸巾擦擦,继续翻看台账核对人数。
有时搭档怕她太劳累,让她歇歇,她总是摆摆手,“不碍事,我还能坚持”,老妇女主任的底气足,记性也好,“你是住几排几号吧”,见村民做核酸出来,她便扯着嗓子问,村民的基本情况,她总能记得八九不离十。
用年轻的肩膀扛起责任和担当
孔丽歌是中窖村防疫志愿者。区域核酸检测开展以来,她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到采样点工作,并深入落实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睡眠不足甚至吃不上热饭都是常有的事情。她每天清晨来到核酸检测现场,在现场做布置桌椅、隔离线、遮阳伞、消杀打药等准备工作,并穿上防护服,同核酸采样团队一起扫身份证登记信息,工作十分细心,从不马马虎虎,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她尽量少喝水,检测完后,主动收拾垃圾、整理现场。“我作为中窖村青年人就要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扛起责任,现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我们共同努力,早日渡过难关。”孔丽歌说道。
最美芳华,巾帼力量!没有聚光灯,没有掌声,无数默默奋斗在抗疫前线的护卫者依旧无畏艰险,逆行而上,正是勇敢的她们,让我们始终坚信疫情定能消散。致敬每一位巾帼英雄!
(责任编辑:王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