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通州区文明办
时间:2022-05-31在封控区的“疫”线岗位上,活跃着一群战“疫”搭档。他们是夫妻、是母女、是翁媳,更是战友。他们暂停“小家”护“大家”,携手抗“疫”,并肩前行。他们在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理解,在忙碌和辛苦中体会着一丝丝甜。
01 “夫妻档”:并肩作战是双倍的浪漫
刘霞,今年44岁,是胡家垡村的“外来媳”,已经嫁到村里21年了。刘霞是村里的人大代表,平常与村民们关系融洽,人缘一直不错,是村里的“万事通”,大家都喜欢整天乐乐呵呵的“刘代表”。
在胡家垡村封控管理后,她一直协助村委会做着最辛苦的服务保障和重点人员转运工作,凭借自己的好人缘,她总是能第一时间了解到有个别村民因为隔离出现情绪激动、吐槽抱怨,她就每天利用短暂的空闲时间主动发微信问候,安抚乡亲们不安焦躁的情绪。
陈晓岩,45岁,是刘霞的爱人,是封控区的一名志愿者,为抗疫尽一份绵薄之力。陈晓岩说“自己是个闲不住的人,刘霞想做的事我就奉陪到底”,他觉得能够在这一特殊时期夫妻俩能互相搭把手,很有意义,也很有满足感。
真正的浪漫就像刘霞和陈晓岩一样,在“疫”线用双倍的坚守诠释另一种夫妻大爱。两人相约疫情过后,春暖花开,一定一起出去走走!
02 “母女档”:身体力行是最好的教育
王淑红,在2019年疫情刚爆发时,她就参加了卡口执勤、敲门行动等工作。在胡家垡村封控后,她又站了出来,投身于信息排查登记、物资配送等工作中。虽然很累,却总能看见她灿烂的笑容,但在笑容的背后,是一个妻子的坚守,她的爱人因生病经常要透析,需要照顾。
一个母亲的坚韧勇敢,也会给孩子树立榜样。女儿张雯是一名大学生,在学校也是入党积极分子。她深受妈妈的鼓舞,在网课间隙经常帮忙登记信息、协助核酸检测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作为一名当代青年的担当。
疫情当前,她们是母女,亦是战友,奉献自己的志愿力量——这是她们为自己书写的精彩答卷!
03 “翁媳档”:代际传承是最纯的医德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代际传承”在医生这一职业中格外普遍,在胡家垡村这户“杏林人家”中,上演着代际传承的故事。
李福荣,49岁,是一名乡村医生。在家里李福荣孝敬公婆、和睦相处,与公公共同从医,感情胜似父女。她的公公已经年近八旬,翁媳俩经常切磋医术,交流心得。
这不,在村子封控后,作为医者的仁心没有被封住,李福荣在公公的支持下,第一时间报名做起了志愿者,成为村里医疗救助服务组唯一的一名医生。她热心地为隔离村民服务,量血压、处理伤口,联系买药……她成了村里“最硬核的守护者”。
医者之路,从不平凡,翁媳俩以所学技能尽微薄之力,帮助村民渡过难关,为村民健康撑起了一片天。
胡家垡村封控区内,夫妻档、母女档、翁媳档,档档不凡!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他们是亲人更是战友,没有豪言壮语却彼此理解支持,他们奔走在“疫”线前沿,用实际行动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王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