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平谷区文明办
时间:2022-05-31在本次抗疫阻击战中,冲在前线的不只是年轻干警,北京法院很多年过半百的老同志也保持着“迎难而上,冲锋在前”的热血劲头,保持着听令而行、逆行而上、不畏艰苦的战斗姿态。他们义无反顾,逆向而行,充分体现老同志的责任与担当,让我们随着平谷法院一群“60后”老同志的战“疫”手记,听听他们的心声吧。
有一种初心
叫做忠诚向党
“爸爸,您今天就不要去了,我们都已经三个月没回家了,这次好容易回来了,想多陪陪您。”刘宝利法官的儿子在劝说爸爸。
“不行,现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我是一名党员,咱们不能关键时刻掉链子,我还有几个月就退休了,以后陪我的日子多着呢。”他指着党徽说:“越到攻坚克难的时候,咱们越应该想着为群众办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有一种责任
叫向疫而行
“虽然临近退休,但身体还健康,我申请和年轻干警一起在抗‘疫’道路上并肩作战。”戴上口罩,穿上志愿服,义无反顾地走上岗位、核查过往群众信息的他显得格外年轻、格外精神。
虽然是个名副其实的“60”后,但他从不服老,他就是立案庭干警胡立民。进入法院36年以来,他在工作中一直是身穿制服的干练形象,如今换上了“志愿红”,在同事眼里是既“陌生”又“熟悉”,既看到他如平时工作般认真、严谨、不苟言笑,又看到了他向来往群众露出亲切且热情的笑容。四个多小时的站立,对于他这个岁数又有基础病的老同志而言,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他总是笑呵呵地说:“不用替我担心,我还年轻,还不老,能为防疫出把力,这感觉真好啊!”
有一种奉献
叫冲锋在前
5月的北京忽冷忽热,天气热的时候汗珠不停地滑落,天气冷的时候又让人感到凉飕飕,最累的时候还要喊上无数遍:“口罩戴好不要拿下来,出示健康码以及核酸证明。”这是立案窗口干警张亚宁的志愿日常。累了的时候,她一想到防疫人员无论春夏秋冬,都挺下来了,在这里短短几个小时更没有可抱怨的,能和年轻同志一起上一线,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在服务居民的过程中,她还以“奶奶级别”的亲和力,去安抚不戴口罩、不愿配合的群众,卡口的其他工作人员遇到困难总爱找她出面,获得工作人员和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每次下沉结束,社区的工作人员都会对她说:“张姐,辛苦了,今天又麻烦您了。”她总是不好意思地说,“跟你们相比我们不算什么,大家都是在为疫情防控做贡献,你们才是最‘可爱’的人。”
有一种担当
叫全力以赴
“同事都下沉社区守护社区安全线了,我就在‘家’把法院的大门守好,在岗一分钟就要尽职60秒,要把自己像钉子一样‘钉’在岗位上。”这是诉讼服务中心干警刘术胜说的最多的话了。
30余摄氏度的高温,防护服在他身上显得有些紧绷,戴着帽子、口罩、面罩三层防护的脸上已经挂满了汗珠,为避免医疗资源浪费及保证工作时间,他不敢多喝水。虽佩戴手套,但无数次的接触消毒液还是会导致手部通红,脱去护目镜和口罩时他满脸压痕,回想一天的工作,重复地与当事人沟通、解释、问询,只是他工作中最普通的一个环节,但却丝毫不敢马虎,他总说:“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我们多说一句,多做一点,老百姓就少绕弯路啊。”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疫情防控岗位上,这些老党员、老法院人展现出余热未尽散,老骥不偷闲的精神面貌,用身体力行,诠释着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们”从不缺席的决心!
(责任编辑:王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