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缓解核酸检测压力,大兴方舱实验室高效运行

来源:大兴区文明办

时间:2022-06-01

  “一声号令震天响,白衣天使,不分昼夜青春,只为新冠投降……”4月30日,大兴区卫生系统首个核酸检测方舱实验室建成并投入使用。一个月来,来自广安门医院南区、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康医院及仁和医院6家区内医疗机构的35位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高效有序地完成了黄村镇政府大规模筛查、区内隔离点位密接人员与次密接人员的核酸样本检测任务。

  方舱实验室位于大兴区黄村镇村地区,是一座长17.5米、宽3米的可移动式方。该实验室主体由试剂区、提取区、扩增区及洗消室组成。为配合核酸检测任务安全有序完成,同时另配有样本接收间和医疗垃圾暂存处。“目前,实验室的24名检验人员来自区内六家医院,均具备核酸检测资质,日最高检测能力可达1.5万,约15万人次。”方舱实验室负责人介绍。

  探访当日10:30,来自黄村镇解封域的690余管、3400余人次的待检核酸样本送到了方舱实验室。样本接收区内,工作人员开始整理待检样本、扫码完成样本信息录入,与此同时,7人一组的检验人员在完成消毒、按标准穿好防护服等准备工作后,相继走进了方舱实验室的各工作间。

  负责人介绍,方舱实验室运行期间,有时送检样本量大,为了确保检测迅速、结果准确,工作人员清晨7点接收样本,检测人员8点进舱,至次日凌晨1点审核上报数据,平均日工作时间约18个小时。“实验室所有的工作人员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核酸检测筛查任务,保证检测结果信息上传及时,最晚工作至凌晨3点。尤其是检测人员,他们每一次进舱就要三级防护在负压空间中连续工作,闷在防护服里至少七个小时,处理着数以万计的检测标本……”。各种样本的数据记录清晰、保存完整,严格执行检验标准……正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方舱实验室运转期间,成功检测出了两例人员阳性样本和一例环境阳性样本。

  10:40,工作人员通过方舱实验室的传递窗将整理完毕的待检样本送进了实验室,舱内,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有序地忙碌起来。在试剂区,按照一级防护标准,工作人员完成了核酸检测扩增试剂的配置。

  提取区是方舱实验室的核心区域,在这里对咽拭子标本进行加样、提取核酸。透过工作间的小窗可以看到,工作间里备有生物安全柜、提取仪、移动式紫外线消毒灯等设备,“这里需要执行三级防护标准,配有新风、负压、空调等设备,确保了检测工作的安全高效。”负责人介绍。据了解,目前提取区的工作人员是年轻的“80后”“90后”,七个多小时的工作中,她们要重复完成样本管、核酸提取等动作,工作也是最为辛苦的,为此方为工作人员们准备了创可贴、膏药等保障物品。无论出舱后多么疲惫,只要检测标本送达,她们便会立刻投入工作,毫无怨言。

  来到扩增,20台扩增仪同时工作,可同时完成1800管、约18000人次的样本检测报告,负责人介绍,“这里也是方舱实验室检验结果高效、标准的见证区”。如果检测出阳性标本后,检测过程中所用的耗材会在洗消室内完成高压消杀。而方舱实验室所产生的垃圾会在医疗垃圾暂存处进行分类打包,在贴好涉疫标签后,定期定时清运。

  方舱实验室运转一个月来,共接收送检256699管,其中人标本251169管(2286069人次),环境标本5530管。方舱实验室的启动运行,及时缓解了系统内核酸检测的压力,为全区疫情防控保障工作提供了高效有序的运转“样本”。(这里是大兴)

(责任编辑:王健恩)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