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房山区星城第六社区巾帼志愿者的风采

来源:房山区文明办

时间:2022-06-02

  二十多天来,在燕山地区星城街道孝廉广场上 ,一支由二十多名老同志组成的第六社区志愿者队伍,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这其中有一半儿是女同志,她们大都已经是奶奶、姥姥级别的了,本来正是含饴弄孙的好时光,却因为防控疫情走上了前线,扛起了责任。二十多天来,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她们没有一天缺席。她们或穿红马甲,或穿长“大白”,一天到晚忙碌在核酸现场,楼宇之间,成为防疫战线上最美的“半边天”。

  她们坚守忙碌,少休少眠。每天清晨6:30便准时来到了核酸检测现场,做好一天的工作准备。

  第六社区有3000多名居民,每天在检测现场出口要对这些居民进行核酸登记,工作既繁忙又繁琐。有六位女同志承担了这一重任,她们是杜秀英、郭金焕、向晓玲、王玉兰、赵书军、李玉敏。

  这六个人分成两组,分别由杜秀英和王玉兰两位大姐带队。上午一组,下午一组,每组都要连续工作5个小时。由于接触的人多,上级要求必须穿上“大白”防护服。穿上“大白”,有两个不方便,第一是,由于衣服是连体的,全身从头到脚都被包裹,只露出一张脸,还要戴上口罩和面罩,简直是密不透风,平时常温下穿着都热——周身一会儿就被捂出汗;高温时就热的没法形容了,被包裹住的热度绝对超过人的体温。第二是上厕所不方便,由于穿、费劲,她们就尽量不喝水或少喝水,有时候一就是半天。这六位女同志,每天要面对几千居民,楼号、门牌、问姓名,登记册,逐一登记。 有的居民主动配合,登记很顺利;有的居民耳背语慢,耽误不少时间; 有的居民问这问那,需要给予耐心解释;还有的居民因小区被封控,连日做核酸,情绪不好,说话难听。但不管遇到什么人,她们都笑脸相迎,耐心应对。她们不辞辛劳、忙碌工作的身影,就像几尊白衣女神塑像矗立在广场,已深深刻印在居民心间。

  在被轮换下来不登记的时间段,杜秀英、王玉兰两位楼长又经常接到临时任务,她们马上带上同事,拿着喇叭到居民楼里喊人来做核酸;配合医务人员到控的居民楼里入户采样;为每户居民发放外出采买 。每一项工作她们都认真负责,圆满地完成。

  由于已经连续作战二十多天,大家的身体和心理还都是有些疲劳的,但没有人喊苦喊累,没有人打退堂鼓。

  5月20号这一天下午,温度骤然攀升,白天最高气温达到了33℃,那一天是格外的热,在太阳烘烤下,大地如蒸笼一般,即使不穿大白都浑身冒汗,更别说穿上大白了。下午一点多钟,在登记岗位上向晓玲同志,在高温烘烤下突然中暑了,她面色苍白,呕吐不止,不一会儿眼前一黑,身体就不能自了。现场上, 有人赶紧去喊吴主任,主任赶到立刻求助于正在现场做核酸的星城分院医务人员,侯院长正好也在场,他指挥人把小抬到阴凉通风处,给她服用藿香正气水,又做了必要的护理处置,待小情况稍有好转后,同志们把她送回家休息。 本以为经过此,她应好好休息几天,谁也没想到第二天早晨,向晓玲同志又精神饱满地准时出现在晨会现场。大家都关心地问她好了吗?她笑着大声地回答:“没事了!”在场的人不由得发出由衷的赞叹:这是多么好的同志啊!

  为抗击疫情,她忘我无私,把全部的精力倾注在防疫一线!

  负责仓库后勤供应的张玉春、佟立霞两位女同志,自抗疫以来,在工作岗位上忠于职守,服务细心周到。她们两位一位已经72岁,一位年近70。但凭她们勤快忙碌的工作身影,谁也看不出她们是这样的年纪了。

  张玉春大姐是退休党支部书记。她从97年就开始患了腰间盘突出,多年来时好时坏,疼痛一直伴随着她。今年3月份她因为腰痛严重,在中日友好医院刚做了脊神经根脉冲手术,出院后正在家休养。但4月份北京疫情突发,形势严峻,她闻令而动,听从组织召唤,毅然投入到抗疫工作当中。她和佟立霞轮流每天早早来到现场,打开仓库门,准备好防疫物资,备好垃圾存放箱。每天为志愿者发放几十套防护服,还有面罩、口罩、手套、帽子等,她们协助大家穿戴好防护服;为大家准备好消毒液、矿泉水,有时候还把水送到大家手中;晚上还要清点库存物资,向领导提交补货清单,收拾现场遮阳伞和桌椅圆凳等用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彰显了燕化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抗疫战场上的巾帼志愿者们,每天脚步匆匆 ,忘我家,奋战在抗疫前线 。她们正竭尽所能地守卫着星城小区的安全,守卫着我们的家园。她们像色彩斑斓的天边晚霞,展现着她们的最美丽的风采。

  抗击疫情 ,巾帼志愿者在行动!让我们向她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责任编辑:王健恩)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