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文明创建

朝阳:节日“我”在岗 真情守安康

来源:朝阳区文明办

时间:2022-06-07

  端午假期,当许多人享受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时,却有一群可爱的人依旧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们有的是“双报到”党员、集中观察点服务保障人员,有的是封管控区垃圾清运员、社区工作者,也有的是指挥部工作人员、负责核酸采样的“大白”等,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心守护抗疫成果,用护佑端午安康。

  忙起来就像“小陀螺”

  早上8点,在集中观察点指挥部的会议室内安排工作;上午10点,在酒店核酸检测现场为工作人员进行采样;中午12点,在前往区疾控中心运送样本的路上;晚上9点,在酒店门前将解除观察人员“手递手”到各个街乡……这个端午假期,95女孩张宇晴像一枚“小陀螺”,在工作岗位上不停忙碌。

  张宇晴是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医护人员,自2020年3月某集中观察点启用以来,她便作为该集中观察点最年轻的一员,担任起集中观察点前沿指挥部健康观察组组长的工作。两年多的时间内,无论是春节、国庆节还是清明节、端午节,她都坚守在岗位上,用细心和耐心为观察人员做好服务。

  6月3日是端午假期第一天,从早上7点开始,张宇晴便开启了一天的忙碌工作。整理好前一天在观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准备当天物资和需要诊的人员情况……在晨会上进行分工安排和会议记录后,她便开启了下一项工作——为工作人员进行核酸采样。两个小时的核酸采样,不停地抬胳膊、采样、整理,让张宇晴的胳膊有些酸痛。采样结束后,仔细整理并核实好核酸样本后,张宇晴又匆匆踏上送样本之路。

  查看当日面诊情况、统计第二天需要做核酸的人员、整理“红区”补给物品……张宇晴不停地忙碌着。晚上8点,当天在观人员的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后,她又赶紧通知相关街乡工作人员,来接满足解除观察条件的人员回家。挨个进行电话通知、确认解除观察人员人数、检查相关手续、将人员一个个安全送到各街乡工作人员手中……一直忙碌到晚上12点多,人员走,张宇晴当天的工作才算结束。

  上门采样 不惧“烤”验

  6月3日早上8时,朝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科科长李强提前到达办公室,对前一晚整理好的需上门核酸采样居家观察人员信息进行二次核对,并逐一电话联系居民确认好地址。不一会,当天值班的其他3名同事也陆续到位,大家清点上门核酸采样所需物资。

  一切准备就绪后,李强与同事们兵分两组开始了当天的核酸采样工作。

  “您好,核酸采样。”在三丰里社区,李强敲开一户居家观察人员的家门后,迅速做好手部消毒,开始采样。“放松,好了!”采样后,李强麻利地将棉签底端折断在采样管里,再迅速拧紧,放置在密封袋内。

  在全部完成该户居民的核酸采样后,李强和同事立即前往下一户。居家观察人员分布在朝外街道不同的小区,为了节约时间,李强提前致电居民,提醒他们做好准备。

  身穿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从一户赶往另一户,李强感觉自己如同置身一个大蒸笼,早已满身汗水。这时,他感到背包内的手机在震动——电话来自疫苗接种点的医护人员。通过简单沟通,李强了解到,接种点有一名老人因在外地接种了不同厂家的疫苗,希望在北京也能用同一厂家的疫苗继续接种,询问是否可以,李强迅速就此协调并解决。

  11点半,李强结束了上午的采样工作,返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样本整理、放置到转运箱等待集中送检。午饭后,他还需带着同事整理临时增加的派单信息,提前打出条码贴在核酸采样管上,准备下午的上门采样工作。

  “谢谢‘大白’!”“祝端午安康!”回想起上门采样时居民的祝福,李强觉得所有的疲惫都一扫而光了。

  当好社区“守门人”

  “进出小区,请您做好测温、扫码、登记、查验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等工作,谢谢您的理解。”6月5日早上8点半,太阳宫地区芍药居二社区双报到党员龙小琳就在社区北门上岗了,她一手拿着纸质版的健康宝二维码,一手拿着登记本,挨个提醒进入小区的居民。

  “噢,还需要扫码。”在龙小琳的提醒下,刚到社区门口的居民李阿姨连忙打开手机,“扫码未见异常”,手机上出现了让人安心的绿色字样,下面的“核酸”一栏显示出“阴性1天”。

  “我没拿手机,我就住在这儿,让我进去吧。”“我每天都往这里送货,就别扫了。”在卡口值守过程中,龙小琳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居民图省事儿,不想扫码,她就耐心劝导,特别对进入小区的快递小哥等流动性较强的人员,严格落实防疫“四件套”,做到不漏一车、不落一人。“都是老街坊,大家都挺理解配合的。”龙小琳说,遇到有老年人不太会用智能手机,她便手把手教老人使用。“您也可以去社区办理纸质版的出入证,上面能显示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时间。”对于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她在及时做好登记的同时,也告诉他们一些社区的便民举措。

  端午节期间,气温较高,即使是上午,龙小琳和其他卡口值守的工作人员脸上也早已是汗珠滚滚。“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谁也不是局外人。我是党员,在关键时刻更应该冲锋在前。”这是5月份以来龙小琳第5次在社区值守了。“现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要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当好社区‘守门人’,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昼夜“在线”与病毒赛跑

  “确诊病例的基本信息再核实一遍。”“同住人、密接是最新数据吗?”……6月4日凌晨,朝阳区应对规模疫情前线指挥部里灯火通明,信息管理组第二组负责人马小倩正在和组员们收集、统计、汇总每日疫情防控工作进展信息,为我区的疫情防控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市区对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有着极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细心谨慎,不能有丝毫放松,做到实时更新,为精准施策,稳准狠’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提供有力支撑。”马小倩告诉记者,为了确保信息报告的完整性,他们一个班坚守24小时,即从前一日中午1点上到次日中午1点。一张桌子、一部电话、一台电脑,就是他们的战场。

  特别是6月3日朝阳区新增2名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后,马小倩和同事们的神经也跟着紧张起来。他和同事高山、董天奇进行了简单分工,一人负责电话联系各组收集信息,一人负责盯着办公系统,实时记录密接等人群的数据更新,一人帮着核实信息,确保工作紧张有序,信息更新及时精准。

  “视频显示京旺家园确诊病例还有两个密接人员,现场流调组正在排查中,一会交接的时候跟下一组交代一下,及时跟进。”“京旺家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联系人也有变动,一会也跟他们说一下。”6月4日12点30分,一边吃着午饭,马小倩一边交代组员。

  眼看临近交班,马小倩又来到了管控意见组,跟进与病例有关的一个点位现场采样情况,生怕有什么疏漏而影响信息的及时、准确。

  “时间就是责任,时间就是生命。”马小倩说,“只有我们每个环节都快一步,才能快一步阻断病毒传播。”

  每天清运7吨垃圾

  6月4日早7点,朝阳区环卫中心第二清洁车辆场司机李向阳,穿好防护服,戴上N95口罩、防护面罩及手套,开始对清运车进行消杀。消杀完毕,李向阳驾车来到处在管控管理的崔各庄地区京旺家园1区。

  车停好后,几名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绕着清运车,又进行了一次全面消杀,之后才将垃圾桶固定到车辆尾部,通过清运车的自动抬升功能,将桶内的垃圾倒进车厢里。所有垃圾装车完毕,工作人员再次对车进行消杀。在这个过程中,李向阳一直遵守防疫要求坐在驾驶室里。随后,李向阳驾车前往下一个清运点位……

  整个清运过程至少消杀6次,即车辆出发前1次,到达点位后垃圾装车前1次,垃圾装车后1次,进入焚烧厂卸料前1次,卸料后1次,车辆回到车场后1次。

  目前,李向阳和同事主要负责朝阳区北部生活垃圾的清运,涉及崔各庄、亚运村等管控区。

  “管控区的垃圾都是日产日清。”李向阳说,从清运点位到焚烧厂,一趟跑下来将近8个小时,平均清运约7吨生活垃圾,行驶100多公里。每天“全副武装”,李向阳经常能感觉到防护服里的热气从脖子两侧冒出来,防护手套里的手指被汗水泡得发白发皱,脸上也被口罩勒出印记。因为全程闭环不下车,所以要尽量少喝水、少进食。

  管控区垃圾清运车队实行闭环管理,车辆和人员安置在孙河垃圾中转站等点位,不与其他人员接触。对于许久未见的家人,李向阳心有愧疚。回想起上一次参与北京冬奥会涉奥酒店垃圾清运工作,也是两个多月没有见到孩子。“有些工作总要有人去做,我们身处这个行业,就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居民安心我才能放心

  “大家再检查下防护装备是不是穿戴好了,采样的工具也都带好……”6月3日早上6点多,王四营乡观音堂一社区党委书记刘金贵组织上门核酸采样人员集合,叮嘱各类注意事项,随后安排大家3人一组开始入户。

  观音堂一社区部分区域实施封控管理后,保障组人员每天上午都要上门为居民进行核酸采样。由于该社区基本都是平房,居民居住比较分散,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刘金贵便将封控区分为5个区域,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区域,这样集中半天时间就可以把入户采样工作做完。

  当天,北京的气温高达30多度。在采样小组入户采样的时候,刘金贵也身着防护服在封控区各区间来回巡视,全程几乎都是暴露在太阳底下。“热是肯定的,但是我得跟着才放心,万一哪个小组带的工具不够了,缺啥了,我能立马安排人员送过去。”刘金贵说道。

  入户采样工作完成后,各采样小组回到社区指挥部脱下防护服稍加休息。只有刘金贵没有脱下防护服,而是忍着衣服湿透贴在身上的不适感,立即赶往封控区的物资转运点,查看快递、外卖的转运配送情况。

  中午,匆匆吃了口饭,刘金贵和社区工作人员又要入户了,他们要把端午节日祝福——2000多个粽子及时送到居民手中。

  检查社区的消杀情况,跟进居民的购药送药情况……送完粽子,刘金贵也没有闲下来,一直忙到晚上8点多才回到临时居住的闭环酒店。

  就当刘金贵准备休息时,居民微信群内又有了新情况——封控区一位居民发烧、肚子疼,急需送医。得知情况后,刘金贵一刻也不敢耽误,立马将情况反映给社区医疗保障组,并赶往社区,帮助办好转运手续。等他再次回到闭环酒店时,已是晚上11点多。(朝阳报)

(责任编辑:王健恩)

  • 0
    表情-挺你
  • 0
    表情-搞笑
  • 0
    表情-伤心
  • 0
    表情-愤怒
  • 0
    表情-同情
  • 0
    表情-新奇
  • 0
    表情-无聊
  • 0
    表情-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