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延庆区全面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组织力量集中对妨碍行洪河道杂物进行清理,全力确保河道行洪通畅和汛期安全。
行洪河道大都处于野外,极易长出野生树木、杂草等植物,如不及时清理,洪水来临时这些植物很可能成为导致淤堵的“杂物”,轻则造成洪水漫延上岸,重则危害河道两侧村庄、建筑物。6月6日,记者在位于沈家营镇的古城河 ——马匹营村段看到,宽敞的河道内,大小不一的树木杂乱无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禁止在行洪河道内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和高秆作物。”沈家营镇生态环境中心工作人员郝亮介绍道,“目前我们正在办理树木伐移审批手续,及时推进河道树木清障工作,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据了解,区水务局已完成全区46条河道的全线排查,共发现妨碍行洪片林23处,影响行洪塘坝3座,均已建账造册,积极推进清障工作。截至目前,影响行洪的3座塘坝已经采取降坝措施解决阻水问题。区水务局副局长要晋峰说:“在相关部门和属地乡镇的共同努力下,行洪片林的清除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中,确保在6月20日前完成清理整治任务,保障河道行洪通畅,守住防洪安全底线。”
与此同时,延庆区河湖“清四乱”工作也在同步开展,严格河湖水域岸线管控,全面提高河湖监管效能,全力维护河湖健康。(延庆报)
(责任编辑:王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