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街社区是朝阳区小关街道的无疫社区之一,说起社区的特点可谓是高楼林立,小关街道辖区内有三分之一的商务楼宇都在高原街社区,市属、央属等重点单位多达26家。一边是居民,一边是上班族,同步落实各项防疫要求是社区最难的课题。社区通过网格化管理使商务楼、居民楼步调统一,再通过党建引领夯实群众基础,这些办法都是解题的良策。
“咱们社区是典型的职住型社区。”社区党委书记梁靓告诉记者,社区共有10个小区14栋居民楼,所谓职住型社区,是指这里的居民楼很多都是辖区内各单位的宿舍楼。在防疫工作中,社区工作人员包楼包片,在划分网格的时候,特意将商务楼宇和与之对应的宿舍楼划分在一个网格内,这样同一网格内的人员既是辖区的上班族,又是社区的居民,防疫要求的落实便可同步了。“我们专门建立了传达防疫要求的居民群,入群率达到了90%。”
“商务楼宇多,老旧小区多,这种情况下,群众基础特别重要。”梁靓说,住在社区的居民,彼此既是邻居又是同事,这是一个先天优势,社区通过党建引领进一步拉近了大家的距离,在职党员、退休党员成为了社区防疫志愿服务的生力军。辖区一些央属单位职工退休后,党组织关系不在社区,保留在原单位的离退休党支部中,社区通过居民楼党支部与单位离退休党支部联动的办法,保障了各方工作的同步。以育慧南路甲一号为例,居民楼党支部书记的家属是中日环保中心的退休党员,两个党支部联合,为小区创造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一栋楼约200户居民,疫情期间主动报名的志愿者多达35人。
在本轮疫情当中,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隐匿传播给社区的防疫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党建引领仍是离不开的指导思想。梁靓说,疫情使得一些居民需要居家隔离,有的居民不太会做饭,点外卖的量激增。以育慧街2号院为例,老旧小区没有电梯,志愿者普遍是退休老党员,一趟趟爬楼送外卖很困难。当时小区居家办公的7个年轻人看到这种情况,主动“承包”了送外卖的体力活儿,帮年岁大的党员志愿者及社区工作人员极大分担了压力。
全域核酸筛查、常态化核酸检测也是本轮疫情的新特点。梁靓说,辖区内商务楼宇多,核酸检测的压力不小。“一栋商务楼里人员最多能达到3500人,如果他们和居民一起上街做核酸检测,排队的场面可想而知。”面对新问题,社区党委积极联络辖区内超过500人且有条件设置核酸检测场地的商务楼宇,通过属地小关街道为这些商务楼“送核酸上门”,街道的核酸检测工作配有机动队伍,按照筛查或常态化的频次要求,定期上门为这些商务楼内的上班族提供核酸检测服务。一方面减轻了辖区各核酸检测点的排队压力,同时也减少了人员流动,进一步保障了安全。
梁靓说,本轮疫情当中,她特别感谢广大居民和各商务楼宇上班族的配合与支持,很多居民居家隔离期间被社区、志愿者的坚守所感动,在隔离结束后又转化成新的志愿者,社区防疫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厚实。(北京日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王健恩)